-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1月07日 10:00-12:00
詳情11月07日 19:00-22:00
詳情一、東方毛圓線蟲
東方毛圓線蟲(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Jimbo,1914)成蟲體纖細,無色透明,角皮具不明顯的橫紋,口囊不顯著,咽管圓柱狀,約為體長的1/7~1/6.雄蟲大小為4.3~5.5×0.072~0.079mm.尾端具交合傘,由左右兩葉組成,有一對短粗交合刺,相等同型,末端有小鉤。雌蟲大小為5.5~6.5×0.07mm,尾端呈錐形,陰門位于蟲體后1/6處,子宮內含蟲卵5~16個。蟲卵長圓形,無色透明,大小為80~100×40~47μm,似鉤蟲卵而略長,直徑一般超過橫徑2倍以上, 一端較圓,另一端較尖,一側常較另一側稍隆起。卵殼很薄,卵膜密接于卵殼內面,但在兩端可見空隙,尤以尖細端明顯。新鮮糞便中的蟲卵,一般多見卵細胞已分裂為10~20個細胞(圖16-23)。
圖16-23 東方毛圓線蟲卵
成蟲寄生于綿羊、駱駝、馬、牛及驢等食草動物胃及小腸內,也可寄生于人。蟲卵在外界土壤中發(fā)育,幼蟲孵出后經(jīng)2次蛻皮發(fā)育為感染期幼蟲,人常因食生菜而經(jīng)口感染。在腸腔內幼蟲經(jīng)第3 次蛻皮后,鉆入小腸粘膜,約經(jīng)數(shù)日自粘膜逸出,進行第 4次蛻皮,然后以頭端插入腸粘膜,發(fā)育為成蟲。
本蟲所引起的病理改變不甚明顯。一般腹痛癥狀似較感染鉤蟲所引起的略顯著,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一般在10%以下,嚴重患者也可出現(xiàn)貧血及由蟲體代謝產(chǎn)物所引起的毒性反應。但因本蟲常與鉤蟲感染混合存在,故難于確定哪些癥狀系由本蟲而不是由鉤蟲所致。
實驗診斷以在糞便中查見蟲卵為準,但需注意與鉤蟲卵鑒別。
東方毛圓線蟲主要分布于農(nóng)村,似有一定的地區(qū)性。如四川個別地區(qū)(潼南縣)感染率可高達50%。
本病的防治原則與鉤蟲病相似。
二、美麗筒線蟲
美麗筒線蟲(Gongylonema pulchrum Molin,1857)主要寄生于哺乳動物(特別是反芻動物)的口腔與食管粘膜和粘膜下組織,偶而可寄生于人體引起美麗筒線蟲?。╣ongylonemiasis)。
形態(tài)
成蟲細長如線狀,乳白色。寄生于反芻動物體內者:雄蟲長21.5~62mm,寬0.1~0.36mm.雌蟲長70~145mm,寬0.2~0.53mm.但在人體寄生的蟲體較小,國內記載雄蟲長21.00~30.68mm,寬0.16~0.23mm,雌蟲長32~68.8mm,寬0.2~0.37mm.體表具纖細橫紋。前端正中有口,呈漏斗形,口小,周圍有分葉狀的唇,上有8個小乳突,唇外有一領環(huán),在領環(huán)之外左右各有1頭感器,其外圈有8個乳突。蟲體前段具有成行排列、大小不等、數(shù)目不同的花緣狀表層突,在前端排列成4行,向后延伸至接近側翼處增為8行。近頭端兩側各有頸乳突1個,其后有呈分布狀的側翼,一直伸展至后端表皮突終止處。雄蟲尾部有明顯的尾翼,兩側不對稱,尾部肛門前后有成對的乳突,一般為肛前5對,肛后4對,尾部末端4對。交合刺2根,左刺細長,右刺甚短。雌蟲尾端不對稱,鈍錐狀,略向腹面彎曲,陰門位于肛門的稍前方。子宮粗大,內含大量蟲卵。蟲卵呈橢圓形50~70μm×25~42μm,殼厚而透明,內含幼蟲(圖16-24)。
圖16-24 美麗筒線蟲
生活史
美麗筒線蟲的終宿主和中間宿主的范圍均頗廣泛。自然感染的終宿主有水牛、黃牛、山羊、綿羊、馬、驢、騾、駱駝等反芻動物,以及家豬、豪豬、猴、熊、狗、鼠等動物。牛、羊、豬為其專性宿主,人偶可為終宿主。鞘翅目的金龜子科和天??频亩喾N甲蟲及蜚蠊目的蜚蠊(蟑螂)可為其中間宿主。
成蟲寄生于終宿主的口腔、食管粘膜或粘膜下層,雌蟲所產(chǎn)生的含蚴蟲卵可由粘膜的破損處進入消化道并隨糞便排出體外。如被中間宿主吞食,卵內幼蟲在消化道內孵出并穿過消化道而鉆入昆蟲的血腔,蛻皮2次,發(fā)育為囊狀的感染期幼蟲。終宿主吞食此期幼蟲后,幼蟲破囊而出,侵入胃或十二指腸粘膜,再潛行向上至食管、咽或口腔等粘膜內寄生。約經(jīng)兩月,發(fā)育為成蟲。在人體寄生的蟲數(shù)大多為1~10條。成蟲在人體內寄生時間通常為1年半左右,長者可達5年以上。
致病與診斷
本蟲在人體主要寄生于口腔(如上唇、下唇頰部、舌下、舌下系帶、牙齦、硬腭、軟腭、領頷角、扁桃體等)、咽喉或食管粘膜下層。曾有人從一患者鼻涕中檢獲1條成蟲,故本蟲亦有可能寄生于鼻粘膜下。本蟲可在粘膜及粘膜下層自由移動,有時移動較快,故寄生部位常不固定。在寄生部位的粘膜上可出現(xiàn)小皰及白色的線形隆起。由于蟲體移動的刺激,可引起口腔內異物蟲樣蠕動感、麻木感,甚至影響說話,聲音嘶啞等。局部可有發(fā)癢、腫脹、疼痛、粘膜水皰、血皰等。寄生于食管時可造成粘膜潰瘍、吞咽困難。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有時可高達20%。取出蟲體后癥狀即可自行消失。
初步診斷可根據(jù)病史和口腔癥狀,如以針挑破有蟲體寄生移行處的粘膜,取出蟲體鏡檢方可確診。在受染者的唾液及糞便中一般找不到蟲卵,故查卵診斷意義不大。
流行與防治
動物感染的分布屬世界性。人體病例首先由Leidy(1850)在美國費城發(fā)現(xiàn),以后世界各地有陸續(xù)散在病例報道,如意大利、前蘇聯(lián)、新西蘭、保加利亞、斯里蘭卡、摩洛哥、奧地利、土耳其、匈牙利、德國、美國和中國等。我國從1955年在河南發(fā)現(xiàn)第一例后,迄今已在山東、遼寧、黑龍江、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四川及天津、北京、上海等19個省、市、自治區(qū)共發(fā)現(xiàn)80多例。根據(jù)國內病例分析,以兒童及青壯年為多,年齡最小者6歲,最大者62歲。
人體感染與衛(wèi)生條件和飲食、飲水習慣,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性幼蟲的昆蟲宿主或生水有關。例如山東有些地區(qū)曾因烤吃或炒吃蝗蟲、螳螂、甲蟲等昆蟲而感染。山西有些地區(qū)兒童喜燒食屎甲蟲。實驗證明幼蟲能在甲蟲體內越冬。亦可由于中間宿主跌落水中,死后解體,幼蟲逸出至外界環(huán)境,污染水源、蔬菜或食物,這種幼蟲仍具侵襲力。
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挑破寄生部位粘膜取出蟲體,癥狀即可消失。預防的主要措施是消滅和禁食甲蟲、蝗蟲、蜚蠊等昆蟲;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飲生水等。
三、結膜吸吮線蟲
結膜吸吮線蟲(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 Henry,1910)主要寄生于犬、貓等動物眼部,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結膜吸吮線蟲?。╰helaziasis)。人體病例于1917年首見于我國北京及福建,迄今在我國報道的病例已達200余例。因本蟲多發(fā)現(xiàn)于亞洲地區(qū),故又稱東方眼蟲。
形態(tài)
成蟲細長,在人眼結膜囊內時呈淡紅色,半透明,離開人體后為乳白色。體表角皮除頭、尾兩端外均具有微細橫紋,橫紋邊緣銳利呈鋸齒形。頭端鈍圓,無唇,有角質口囊,其外周具乳突兩圈,內圈6個,外圈10個??谀液蠓綖閳A柱形的食管。雄蟲長4.5~15mm,寬0.25~0.75mm,尾端向腹面彎曲,由泄殖腔伸出長短、形態(tài)各異的交合刺兩根。雌蟲較大,長6.2~20.0mm,寬0.3~0.85mm.肛門距尾端很近,陰門位于蟲體前端食管與腸支連接處之前。在雌蟲泄殖腔前后及雌蟲肛門附近均有一定數(shù)量的乳突(圖16-25)。
圖16-25 結膜吸吮線蟲
蟲卵近圓形,殼 薄而透明,在子宮內的蟲卵大小為54~60μm×34~37μm.在近陰門端的卵內已含盤曲的幼蟲。卵殼逐漸變薄成為幼蟲的鞘膜。產(chǎn)出的幼蟲約為350~414μm×13~19μm.
生活史
成蟲寄生于犬、貓的眼結膜囊及淚管內,偶然寄生人眼,亦有兔、鼠、馬、猴、貉、銀狐和野狐等動物感染本蟲的報道。
雌蟲在終宿主眼眶內產(chǎn)出幼蟲,幼蟲在人眼的分泌物中被中間宿主蠅類吸食,經(jīng)蠅中腸進入血腔壁形成蟲泡囊,幼蟲在囊內發(fā)育至臘腸期,蛻皮1次,進入感染前期,再經(jīng)過2次蛻皮,約經(jīng)2~4周發(fā)育為感染期幼蟲。感染期幼蟲突破囊壁,仍留在血腔,然后進入頭部。當蠅再叮食其他宿主眼分泌物時,感染期幼蟲劇烈治療突破喙進入宿主眼結膜囊,逐漸發(fā)育成熟,雌雄成蟲交配。實驗結果表明,感染期幼蟲在適宜溫度下(約24~30℃)經(jīng)過1個多月至2個月左右雌蟲開始產(chǎn)幼蟲,完成生活史。
在安徽省從變色縱果蠅(Amiota variegata)體內檢出感染期幼蟲,經(jīng)動物感染獲得成功,且證實家蠅并非其傳播媒介,確證我國結膜吸吮線蟲的中間宿主和日本、蘇聯(lián)的報告相同,也是變色縱果蠅。該蠅通過吞食含初產(chǎn)蚴的終宿主眼分泌物而感染。成蟲壽命可達2年以上。
致病與診斷
成蟲多寄生于人眼結膜囊內,以上穹窿部外眥側為多見,其次為眼前房、淚小管及眼瞼乳突狀瘤內,也可能寄生于淚腺、結膜下及皮脂腺管內。蟲體活動時,由于體表的銳利橫紋及角質口下、雄蟲交合刺等造成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加上蟲體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學性刺激,患者可有眼部異物感、癢感、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眼痛等,但視力一般無障礙。在取出蟲體后,癥狀即自行消失。如寄生于眼前房,可有眼部絲狀陰影飄動感、睫狀體充血、房水混濁、眼壓升高、瞳孔擴大、視力下降等。累及淚小管可致淚點外翻。一般以單位側眼感染多見,僅少數(shù)病例發(fā)生雙眼感染。
診斷根據(jù)自患處取出蟲體、定種而確診。
流行與防治
本病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原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泰國、緬甸及中國。在我國已有人體病例報告的有: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遼寧、陜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四川、福建、安徽、山東、江蘇、浙江、江西、上海、廣西、內蒙古、廣東、吉林、山西、黑龍江等24個省、市、自治區(qū)。一般為散發(fā),但也有較多病例發(fā)生的局部流行區(qū)。人體感染與性別、年齡無顯著關系,主要決定于感染機會。一般以嬰幼兒較多,但成人也不罕見。農(nóng)村較城市多見,夏秋季較多見,安徽淮北流行區(qū)幼犬感染本蟲的調查結果表明,流行季節(jié)于5~10月,高峰季節(jié)為6~9月。
感染結膜吸吮線蟲的犬、貓等是人體感染的主要傳染源。蠅類為本蟲的中間宿主。故加強對動物宿主的管理及防治、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防蠅滅蠅;注意個人衛(wèi)生,特別注意兒童眼部的衛(wèi)生,即可防止本病的傳播。主要治療方法是摘除蟲體、對癥治療,癥狀多能很快消失??捎?.5%~2%地卡因滴眼3次,用眼科鑷子或濕棉球取出。然后滴入消毒眼藥水和涂眼藥膏。由于本蟲??捎卸鄺l寄生,一次不易取盡,故須加強預防。
四、廣州管圓線蟲
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Chen,1935)Dougherty,1946]寄生于野鼠肺部血管。最早是我國學者陳心陶(1933)在廣東家鼠及褐家鼠體內發(fā)現(xiàn)。主要為動物寄生蟲,但也可侵入人體,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和腦膜炎。1945年首例廣州管圓線蟲病在臺灣發(fā)現(xiàn)。
形態(tài)
成蟲線狀,兩端略細,角此透明光滑,具微細環(huán)狀橫紋。頭端鈍圓頭頂中央有一小圓口,口周有環(huán)狀的唇,外有感覺乳突兩圈,每圈6個。在內圈2個側乳突外緣各有一個頭感器開口。食管棍棒狀,肛孔開口于蟲體末端。雄蟲體長11~26mm,寬0.21~0.53mm,尾端略向腹面彎曲。交合傘對稱,腎形,內有輻肋支撐。背肋甚短小,外背肋、3支側肋及腹肋較發(fā)達,腹肋先為1支,到末端1/3處才分為側腹肋及腹腹肋。泄殖腔開口位于交合傘內面中央,交合刺2根,等長,具橫紋。雌蟲體長約17~45mm,寬約0.3~0.66mm,尾端呈斜錐形,陰門開口于肛孔之前。子宮雙管型,白色,與充滿血液的腸管纏繞成紅(或黑褐)白相間,頗為醒目(圖16-26)。在鏡下,可見到子宮內的單細胞蟲卵。
圖16-26 廣州管圓線蟲
第三期幼蟲為無色透明,大小約449±40×28±3μm,頭部稍圓,尾部末端驟然變細,食管、腸客、排泄孔、生殖原基及肛孔均易看到。
蟲卵為無色透明,橢圓形,大小約為64.2~82.1μm×33.8~48.3μm,從鼠肺血液中收集的蟲卵,可見卵內從單細胞至幼蟲的各個發(fā)育階段。
生活史
成蟲寄生于終宿主黑家鼠、褐家鼠及多種野鼠等肺動物內,偶見于右心。蟲卵產(chǎn)出后在肺毛細血管內發(fā)育成熟,并孵出第一期幼蟲,幼蟲穿破毛細血管進入肺泡,沿呼吸道移行至咽喉部,再吞入消化道,然后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第一期幼蟲在體外潮濕或有水的環(huán)境中可活3周,但不耐干燥。當它被吞入或主動侵入中間宿主螺螄或蛞蝓體內后,幼蟲即可進入宿主肺及其他內臟、肌肉等處,在適宜溫度(25~26℃),約經(jīng)1周蛻皮第二期幼蟲,2周后經(jīng)第2次蛻皮,發(fā)育成第三期(感染期)幼蟲。鼠類等終宿主因吞入含有第三期幼蟲的中間宿主、轉續(xù)宿主以及被幼蟲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第三期幼蟲在終宿主的消化道內,穿腸壁進入血循環(huán),經(jīng)肝、肺、左心至身體各部器官,但多數(shù)幼蟲沿頸總動脈到達腦部。在感染后4~6天和7~9先后在腦部經(jīng)2次蛻皮發(fā)育為幼齡成蟲。幼齡成蟲大多于感染后24~30天經(jīng)靜脈回到肺動脈,繼續(xù)發(fā)育至成蟲(圖16-27)。雌蟲多在感染后35天才能成熟。雌蟲產(chǎn)卵隨血流到肺部小血管,并在血管中孵化為第一期幼蟲,然后穿過微血管進入肺泡,再移行到氣管、咽喉,經(jīng)吞咽進行胃腸,隨糞便排出。一般在感染后42~45天在糞便內即可找到第一期幼蟲。一條雌蟲平均每天可產(chǎn)卵約15000個。
圖16-27 廣州管圓線蟲生活史
在我國廣東、海南、云南、臺灣以及香港等地已發(fā)現(xiàn)的中間宿主褐云瑪瑙螺、皺疤堅螺、短梨巴蝸牛、同型巴蝸牛、中華圓日螺、方形環(huán)棱螺及三種蛞蝓。主要中間宿主是褐云瑪瑙螺,其體內三期幼蟲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較高,如云南省報道高達37.21%,廣東省徐聞縣的一只褐云瑪瑙螺含幼蟲多達13565條。轉續(xù)宿主在廣州有黑眶蟾蜍、臺灣有虎皮蛙和金線蛙和渦蟲;國外報道還有魚、蝦、蟹等。終宿主國內外均以褐家鼠和家鼠較普遍,此外有白腹巨鼠、黃毛鼠、屋頂鼠、板齒鼠和蛛猴等。
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非正常宿主,幼蟲侵入后主要停留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自患者的大腦髓質,腦橋、小腦和軟腦膜曾發(fā)現(xiàn)幼蟲。但如幼蟲進入肺部,似也可在肺血管內完成發(fā)育。臺灣省曾報告從人肺檢獲成蟲,而且雌蟲子宮內含蟲卵。人的感染是由于食入生的或半生的中間宿主螺類、蛞蝓或轉續(xù)宿主蛙類、魚、蝦、蟹等所致。
致病與診斷
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在人體移行,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或腦膜炎,以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為特征。病變集中在腦組織,除大腦及腦膜外,還包括小腦、腦干及脊髓等處。主要病變?yōu)槌溲?、出血、腦組織損傷及引起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所組成的肉芽腫性炎癥反應。臨床癥狀主要為急性劇烈頭痛,曾報道約99%的患者因此入院;其次為惡心、嘔吐、低或中度發(fā)熱及頸硬。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面癱及感覺異常,如麻木、燒灼感等。嚴重病例可有癱瘓、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本病診斷的依據(jù):①病史:有接觸或吞食本蟲中間宿主或轉續(xù)宿主史。②癥狀與體征。③腦脊液壓力升高,外觀混濁或乳白色,白細胞計數(shù)可多達500~2000mm3.其中嗜酸性粒細胞超過10%,多數(shù)在20~70%之間。④免疫診斷:常用的有皮內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等。晚近報告用成蟲冰凍切片免疫酶染色檢測血清抗體,或以間接熒光抗體試驗檢測血清抗體,是對該病較理想的輔助診斷方法。⑤病原學檢查,主要取腦脊液鏡檢可能找到第四或第五期幼蟲。
流行與防治
本蟲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約從南緯23o到北緯23o.已有確診病例報告的國家有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中國、日本、夏威夷、新赫布里底群島等。曾報告發(fā)現(xiàn)病例但未經(jīng)病原確診的有: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波利尼西亞、古巴和太平洋8個島嶼。此外還有幾個國家僅從動物體內發(fā)現(xiàn)。
在我國,臺灣省至1986年已報告約300例,其中死亡8例;廣東報告2例。海南、云南亦報告在鼠類及褐去瑪瑙等體內發(fā)現(xiàn)有本蟲。
迄今尚未見到臨床治療特效藥的報道,一般采用對癥及支持療法。實驗證明給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的鼠服用甲苯咪唑3mg/kg或較大量,可使成蟲減少90%以上。預防措施主要為不吃生的或半生的中間宿主,不吃生菜,不喝生水。滅鼠以消滅傳染源對預防本病有重要意義。實驗證明,幼蟲可經(jīng)損傷或完整皮膚侵入動物,為此,應預防以加工螺螄過程受感染。
五、棘顎口線蟲
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 Owen,1836)是犬、貓的常見寄生蟲,也寄生于虎、獅、豹等野生食肉動物,其幼蟲偶可寄生人體,引起顎口線蟲?。╣nathostomiasis)。
形態(tài)
成蟲較粗壯,兩端略向腹面彎曲,活時鮮紅色,略透明。雄蟲長11~25mm,雌蟲長25~54mm.蟲體前端為球形頭部,上有8圈小倒鉤,頂部中央有口,口周有1對肥厚的唇。體表前半部有很多體棘,緊接頭部之后的體棘短而寬,游離端呈鋸齒狀;其后體棘增長,并分裂成三齒狀;至蟲體中部體棘數(shù)目減少,呈單尖狀。體棘的形態(tài)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后半部基本無棘,僅在尾端尤其是腹面有很微細的小棘。雄蟲泄殖孔周圍有一“Y”形無棘區(qū),泄殖孔后有一、二列弧形排列的微棘。雄蟲末端膨大成假交合傘,有4對有柄乳突,交合刺1對,不等長。雌蟲陰門位于蟲體中部略后(圖16-28)。
蟲卵橢圓形,黃色和棕色,透明。卵殼表面顆粒狀,一端有帽狀透明塞,內含1~2個細胞。大小為62~79×36~42μm(圖16-28)。
圖16-28 棘顎口線蟲
生活史
成蟲寄生于終宿主胃壁的腫塊中。受精蟲卵產(chǎn)生后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在27~31℃水中,約經(jīng)7天卵內孵出第一期幼蟲,它在水中活潑運動。第一期幼蟲如被第一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后,在消化道內脫鞘,并進入體腔,經(jīng)7~10天發(fā)育為第二期幼蟲。當含有第二期成熟幼蟲的劍水蚤被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等吞食后,幼蟲穿過胃壁,大部分移行至肌肉,一個月后發(fā)育成第三期幼蟲,二個月后蟲體被纖維膜包圍成囊,蟲囊直徑約1mm.終宿主犬、貓等動物吞食被感染的魚類后,第三期幼蟲在胃內脫囊,穿過腸壁進入腹腔,經(jīng)肝然后游移于肌肉或結締組織間,逐漸長大,至將近成熟時,再進入胃壁,到達粘膜下形成特殊的腫塊,發(fā)育為成蟲。在腫塊中常有一至數(shù)條蟲寄生。宿主受染后約經(jīng)100多天,即可在其糞便中出現(xiàn)蟲卵。成蟲壽命可達10年以上。
在我國已證明可作為其第一中間宿主的劍水蚤有6種。可作為第二中間宿主的淡水魚有14種,主要為烏鱧(Ophicephalus argus)、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蝲蛄、蟹、蛙、蛇、雞、鴨、鳥、鼠及靈長類等可作為棘顎口線蟲的轉續(xù)宿主,幼蟲在它們體內一般不發(fā)育,停留在第三期幼蟲階段。終宿主為犬、貓、虎、螄、豹等食肉動物。
致病與診斷
人并非本蟲的適宜宿主,除個別病例外,所見的蟲體多為第三期幼蟲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蟲。在人體內的寄生方式可分為靜止型和移行型兩種,所致?lián)p害部位極為廣泛。如蟲體停留在某一部位寄生,即可在該處形成膿腫或膿腫為中心的硬結節(jié),常見于胸、腹、咽、面、耳、眼前房等部位。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蟲體也可移行于皮膚的表面和真皮之間或皮下組織,形成隧道(皮膚幼蟲移行癥),產(chǎn)生匐行疹或間歇出現(xiàn)皮下游走性腫塊,局部皮膚表面稍紅,有時有熱及水腫,疼痛一般不明顯,可有癢感。蟲體也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經(jīng)等系統(tǒng)內移行(內臟幼蟲移行癥),臨床表現(xiàn)隨不同寄生部位而異。如進入脊髓及腦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炎,后果嚴重,甚至死亡。臨床表現(xiàn)有嚴重的神經(jīng)根痛,四肢麻痹,突發(fā)的嗜睡至深度昏迷,腦脊液大多為血性或黃色。此外,還曾有隨尿和痰排出蟲體,或咳嗽時咳出蟲體的報道。
自可疑病變組織中檢出蟲體是最可靠的確診方法。對無明顯體表損害的可疑患者,可結合其有無生吃或半生吃本蟲第二中間宿主或轉續(xù)宿主的病史,應用皮內試驗、血清沉淀反應、尿沉淀反應、對流免疫電泳試驗等作輔助診斷。
流行與防治
本蟲主要分布于亞洲,有人體感染報道的國家有:日本、中國、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等,其中以日本及泰國最為嚴重。我國至今已發(fā)現(xiàn)10多例,主要因生食淡水魚而感染,其中一例因吞食活泥鰍而受染,也有因捉魚燒、烤吃而得病。
預防棘顎口線蟲病主要在于不食生的或半生的魚類及雞、鴨、蛙等轉續(xù)宿主的肉。第三期幼蟲在70℃時5分鐘即可被殺死。治療主要靠手術取蟲;近年來報告應用噻苯咪唑等藥有一定療效。
11月07日 10:00-12:00
詳情11月07日 19: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