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病邪的性質不同,人體正氣的盛衰各異,因而復發(fā)大體上可以分為疾病少愈即復發(fā)、休止與復發(fā)交替和急性發(fā)作與慢性緩解期交替等三種類型。
?。?)疾病少愈即復發(fā):這種復發(fā)類型多見于較重的外感熱病。多因飲食不慎,用藥不當,或過早操勞,使正氣受損,余火復燃,引起復發(fā)。如濕溫恢復期,病人脈靜身涼,疲乏無力,胃納漸開。若安靜休啟,,進食清淡易于消化的半流質飲食,自當逐漸康復。若飲食失宜,進食不易消化的偏硬的或厚味飲食,則食積與余熱相搏,每易引起復發(fā),不但身熱復熾,且常出現腹痛、便血,甚至危及生命。
?。?)休止與復發(fā)交替:這種復發(fā)類型在初次患病時即有宿根伏于體內,雖經治療,癥狀和體征均已消除,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氣不足,或感新邪引動宿邪,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即可舊病復發(fā)。例如,哮喘病,有痰飲宿根膠著于胸膈,休止時宛若平人。但當氣候驟變,新感外邪引動伏邪,或過度疲勞,正氣暫虛,無力制邪時,痰飲即泛起,上壅氣道,使肺氣不暢,呼吸不利,張口抬肩而息,喉中痰鳴如拽鋸,哮喘復發(fā)。經過適當治療,痰鳴氣喘消除,又與常人無異。但胸膈中宿痰不除,終有復發(fā)之虞。欲除盡宿根,確非易事。
?。?)急性發(fā)作與慢性緩解交替:這種復發(fā)類型實際上是慢性疾病癥狀較輕的緩解期與癥狀較重的急性發(fā)作期的交替。例如,膽石癥,結石為有形之病理產物,會阻礙氣機,而致肝氣郁結。在肝疏泄正常,腑氣通降適度時,病人僅感右脅下偶有不適,進食后稍覺飽脹,是謂慢性緩解期。若因情志抑郁,引起肝失疏泄,或便秘,腑氣失于通降,或因進食膏粱厚味,助生肝膽濕熱,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使肝膽氣機郁滯不通,膽絞痛發(fā)作,癥見右脅下劇痛,牽引及右側肩背,甚則因膽道阻塞而見黃疸與高熱,是謂急性發(fā)作。經過適當治療,發(fā)作漸輕,又進入緩解期。但是,膽石不除,急性發(fā)作的反復出現,總是在所難免。
從上述三種情況看,其一是急性病恢復期余邪未盡,正氣已虛,適逢誘因而引起復發(fā)。若治療中注意驅邪務盡,避免誘因,復發(fā)是可以避免的。第二、三皆因病有宿根而導致復發(fā)。宿根之形成,一是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無力消除病邪;一是病邪之性膠著固澀,難以清除。故治療時,一方面要扶助正氣,令其祛邪有力;另一方面應根據宿邪的性質,逐步消除,持之以恒,以挖除病根。盡量減少復發(fā),避免誘因十分重要。因此,必須認真掌握引起復發(fā)的主要誘發(fā)因素。
張鈺琪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張鈺琪 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