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技術經久不衰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進步,中醫(yī)“治未病”的觀念非常適合調理中國的體質,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正小保為大家?guī)怼?strong>“治病必求其本”--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快來學習吧!
中醫(yī)推拿的治療原則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則。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質,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就推拿臨床具體而言,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變部位和癥狀表現部位,病變部位是本。如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癥,是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后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部神經根或脊髓受壓則是本,治本就要首先解除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不解除受壓,只在下肢使用手法,舍本求末,徒勞無效。有些疾病,雖然推拿的作用不能及本,只能治標,但不了解本,治標也是盲目的。如骨折發(fā)生疼痛腫脹,在對位固定后,動靜結合,適當地施以推拿手法,可幫助消腫止痛,恢復功能,可是在未明確疼痛腫脹是骨折造成的情況下,草率推拿,就會貽誤病情,加重損傷。所以,盡管推拿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有其局限性,治病中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則。
圖片
選取穴位和部位。傷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為輸,局部取穴,因為肌肉、韌帶和關節(jié)的病變,其癥狀表現部位大多即是病變部位的區(qū)域,但如果急性損傷,局部疼痛腫脹劇烈,就應該:先選取鄰近的穴位和部位進行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緩解,再在局部操作;內婦科疾患,需重視循經取穴和隨癥取穴,并且又可根據內臟傳入神經與體軀傳入神經的相互關聯(lián),在體表部位選取手法刺激點;小兒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傷外科疾病和內科疾病的不同范圍而選部位的深淺以及不同的疾病而決定。一般情況下,如患者體質強,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變部位在深層,運動器官的陳舊性損傷等,手法刺激量較大;患者體質弱,小兒患者,操作部位在頭面胸腹,病變部位在淺層,運動器官的急性損傷及內婦科疾患,手法刺激量較小。
以上““治病必求其本”--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了解更多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相關閱讀:
重磅!國務院發(fā)布1號文件,明確要求提高基層健康管理水平!
緩解疲勞、消除冷感、提高免疫力…中醫(yī)艾灸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