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血液學檢驗》第十九章:出血與血栓的基礎理論,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知識點名稱】血液凝固機制
【進階攻略】此知識點屬于熟練掌握的內容,常在《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yè)知識》中考查,考試形式比較直接。
【知識點詳情】
1.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個,除FⅢ存在于全身組織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漿中。根據理化性質分為四組。
(1)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點是在各自分子結構的氨基末端含有數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殘基,在肝合成中必須依賴維生素K。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過γ-羧基谷氨酸與Ca2+結合,再與磷脂結合,這是依K因子參與凝血反應的基礎。
(2)接觸凝血因子:包括經典FⅫ、FⅪ和激肽系統的激肽釋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通過接觸反應啟動內源凝血途徑,并與激肽、纖溶和補體等系統相聯系。
(3)對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對凝血酶敏感。
(4)其他因子:包括FⅢ、FⅣ。正常情況下,FⅢ不存在于血液中。FⅣ即Ca2+。
2.凝血機制
(1)內源凝血途徑:內源凝血途徑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復合物形成的過程。
(2)外源凝血途徑:外源凝血途徑是指從TF釋放到TF-FⅦa-Ca2+復合物形成的過程。
(3)共同凝血途徑:共同凝血途徑是指由FⅩ的激活到纖維蛋白形成的過程,它是內外源系統的共同凝血階段。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