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準備參加2018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的考生,現在已經進入了沖刺復習階段,血液系統是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臨床學科,其疾病分類詳細,內容豐富但較抽象。近年來血液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血液病逐漸受到各級醫(yī)院的重視,這也對醫(yī)學生對血液病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醫(y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中,就要產生對血液系統疾病學習和認識的興趣,熱愛血液病的臨床工作,甚至以后從事血液科醫(yī)生。
在每年的醫(yī)師資格考試中血液系統所占分值比例一般也就是3%左右,但是一般考試大綱要求的疾病都會有考到的。相對考的比較全面,對于深度和難度而言,考試一般都會覺得比較難,其中關于白血病的試題更難一些。其實血液系統是比較容易學習的內容,因為就是理解的基礎上加記憶就可以拿分的一個系統的。對于在臨床接觸過血液科的學員來說可能會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于沒有接觸過血液科的學員就像是霧里看花,不能清晰的掌握一些知識點。下面針對血液系統的考點,缺鐵性貧血的內容,為大家做出以下講解!
一、概念
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ID),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IDE),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IDA)。(貯存鐵:包括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
二、鐵代謝★★★
1.來源正常人須每天攝鐵1~1.5mg,孕、乳婦2~4mg.內源性鐵主要來自衰老和破壞的紅細胞。
2.鐵的吸收、運輸與利用
注意:生理狀態(tài)下轉鐵蛋白僅1/3與鐵結合呈飽和狀態(tài)(即轉鐵蛋白鐵飽和度為33%)。多余的鐵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形式貯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單核-巨噬細胞。
3.排泄人體每天排鐵不超過1mg,主要通過腸黏膜脫落細胞隨糞便排出,少量通過尿、汗液、哺乳婦女還通過乳汁。
三、實驗室檢查
檢查項目 | 臨床結果 |
血象 |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網織紅細胞計數正?;蜉p度增高 |
外周血涂片 | 紅細胞體積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區(qū)擴大 |
骨髓象和骨髓鐵染色 | 1.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以紅系增生為主,有核紅細胞體積小,胞漿少偏藍色,呈“核老漿幼”(記憶技巧:“紅河老醬油”)現象 |
2.骨髓涂片,骨髓小粒中的鐵稱細胞外鐵,幼紅細胞內的鐵顆粒稱細胞內鐵,該細胞稱鐵粒幼細胞。缺鐵性貧血時細胞外鐵消失,細胞內鐵或鐵粒幼細胞減少 |
鐵代謝 | 1.血清鐵降低(<500μg/L或8.95μmmol/L) 2.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15%) 3.總鐵結合力升高(>3600μg/L64.44μmmol/L) 4.血清鐵蛋白,是體內儲存鐵的指標,低于12μg/L可作為缺鐵的依據 | |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 |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值升高,一般>600μg/L或>0.9μmmol/L (全血)(記憶方法:除了游離原卟啉和總鐵結合力,其他指標都是降低的) | |
血清轉鐵蛋白受體測定 | 血清轉鐵蛋白受體(sTfR)測定是迄今反映缺鐵性紅細胞生成的最佳指標,一般sTfR濃度>26.5nmmol/L可診斷為缺鐵 |
鑒別診斷應與下列小細胞性貧血鑒別:
缺鐵性貧血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 |
血清鐵 | ↓ | ↑ |
血清鐵蛋白 | ↓ | ↑ |
轉鐵蛋白飽和度 | ↓ | ↑ |
總鐵結合力 | ↑ | 不低 |
骨髓鐵粒幼細胞 | ↓ | ↑ |
【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轉載必究】
上文關于“缺鐵性貧血與小細胞性貧血鑒別診斷-血液系統考點”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醫(yī)學教育網血液系統的課程由老師講解,點擊這里查看免費視頻課程>>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