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常用劑型有40余種,有必要將其按適當方法進行分類,以便于學習和掌握。
1.按給藥途徑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與臨床使用密切結合,亦即將給藥途徑相同的劑型分為一類,它能反映出給藥途徑與應用方法對劑型制備的特殊要求。缺點是同一種制劑,由于給藥途徑和應用方法的不同,可能在不同給藥途徑的劑型中出現(xiàn),例如溶液劑可以在口服、皮膚、黏膜、直腸等多種給藥途徑出現(xiàn)。
(1)經(jīng)胃腸道給藥劑型:這類劑型是指藥物制劑經(jīng)口服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進入胃腸道,經(jīng)胃腸道吸收而發(fā)揮藥效的劑型,其給藥方法比較簡單,如常用的散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溶液劑、乳劑、混懸劑等,容易受胃腸道中的酸(或酶)的破壞藥物一般不能簡單的采用這類劑型。
(2)非經(jīng)胃腸道給藥劑型:這類劑型是指除經(jīng)胃腸道口服給藥途徑以外的所有其他劑型。
①注射給藥劑型如注射劑(包括靜脈注射、肌內(nèi)注射、皮下注射、皮內(nèi)注射多種注射途徑)。
②呼吸道給藥劑型如噴霧劑、氣霧劑、粉霧劑等。
③皮膚給藥劑型如外用溶液劑、洗劑、搽劑、軟膏劑、硬膏劑、糊劑、貼劑等,給藥后在局部起作用或經(jīng)皮吸收發(fā)揮全身作用。
④黏膜給藥劑型如滴眼劑、滴鼻劑、眼用軟膏劑、含漱劑、舌下片劑等,黏膜給藥可起局部作用或經(jīng)黏膜吸收發(fā)揮全身作用。
⑤腔道給藥劑型如栓劑、氣霧劑等,用于直腸、陰道、尿道、鼻腔、耳道等,腔道給藥可起局部作用或吸收后發(fā)揮全身作用。
2.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便于應用物理化學的原理來闡明各類制劑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藥部位與用藥方法對劑型的要求,甚至一種劑型由于分散介質和制法不同,可以分到幾個分散體系中,如注射劑就可分為溶液型、混懸型、乳劑型等。
(1)溶液型:這類劑型是藥物以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存在分散于分散介質中所構成的均勻分散體系,也稱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劑、溶液劑、糖漿劑、甘油劑、醑劑、注射劑等。
(2)膠體溶液型:這類劑型是藥物以高分子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質中所形成的均勻分散體系,也稱為高分子溶液,如膠漿劑、火棉膠劑、涂膜劑等。
(3)乳濁型:這類劑型是油類藥物或藥物油溶液以液滴狀態(tài)分散在分散介質中所形成的非均勻分散體系,如口服乳劑、靜脈注射乳劑、部分搽劑等。
(4)混懸型:這類劑型是固體藥物以微粒狀態(tài)分散在分散介質中所形成的非均勻分散體系,如合劑、洗劑、混懸劑等。
(5)氣體分散型:這類劑型是液體或固體藥物以微粒狀態(tài)分散在氣體分散介質中所形成的分散體系,如氣霧劑。
(6)微粒分散型:這類劑型通常是藥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體或固體狀態(tài)分散,如微球劑、微囊劑、納米囊等。
(7)固體分散型:這類劑型是固體藥物以聚集體狀態(tài)存在的分散體系,如片劑、散劑、顆粒劑、丸劑等。
3.按制法分類
這種分類法不能包含全部劑型,故不常用。例如,浸出制劑是用浸出方法制成的劑型(流浸膏劑、酊劑等);無菌制劑是用滅菌方法或無菌技術制成的劑型(注射劑)等。
4.按形態(tài)分類
這種分類法是將藥物劑型按物質形態(tài)分類,即分為:液體劑型(如芳香水劑、溶液劑、注射劑、合劑、洗劑、搽劑等),氣體劑型(如氣霧劑、噴霧劑等),固體劑型(如散劑、丸劑、片劑、膜劑等)和半固體劑型(如軟膏劑、糊劑等)。形態(tài)相同的劑型,制備工藝也比較相近,例如:液體劑型制備時多采用溶解、分散等方法,固體劑型多采用粉碎、混合等方法,半固體劑型多采用熔化、研和等方法。
以上的劑型分類方法各有特點,但均不完善,各有其優(yōu)缺點。因此,本書根據(jù)醫(yī)療、生產(chǎn)實踐、教學等方面的長期沿用習慣,采用綜合分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