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溫脾湯
【分類】瀉下劑-溫下
【組成】大黃五兩(15g)當歸干姜各三兩(各9g)附子人參芒硝甘草各二兩(各6g)
【用法】上七味,呚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
【功效】攻下寒積,溫補脾陽。
【主治】寒積腹痛。便秘腹痛,臍下絞結(jié),繞臍不止,手足欠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本方治證系由脾陽不足,寒積中阻所致。寒實冷積阻于腸間,陽氣失運,則便秘腹痛,繞臍不止;脾陽不足,不能布達四肢,則手足欠溫,脈沉弦。此時單用攻下,必更傷中陽:純用溫補,則寒積難去。惟攻逐寒積與溫補脾陽并用,方為兩全。方中以附子溫補脾陽,祛除寒邪;大黃瀉下,攻逐積滯,大黃性雖苦寒,但與辛熱之附子相配,而具有溫下之功以攻逐寒積,共為君藥。芒硝、當歸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干姜溫中助陽,助附子溫陽祛寒,均為臣藥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人參合甘草益氣補脾,是其助陽須先益氣之意,為佐藥。其中甘草又能調(diào)和藥性,兼使藥之功。諸藥合用,具有寓溫補于攻下之中的配伍特點,是為溫下之著名方劑。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熱痢門中另有一溫脾湯,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較本方少芒硝、當歸,大黃用四兩,且附子用量大于干姜。前者寒盛,其癥大便不通,臍腹絞痛,故硝、黃并用,且干姜用量大于附子,意在以散寒為主;后者治久痢赤白,雖有寒積,但其證大便自利,故只用大黃,并減其用量,同時重用附子,意在以溫陽為主。兩方雖皆為溫下寒積,但其證有異,因之處方用藥、用量則有所不同。此等入微之處,值得考究。
【運用】1.本方為溫下劑的常用方劑。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畏寒喜熱,苔白,脈沉弦而遲為證治要點。
2.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可加肉桂、吳茱萸以增溫中散寒之力。
3.可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寒積內(nèi)停證者。
【文獻】《成方便讀》“此方治寒積之一法也。凡積之所成,無不由于正氣之虛,故以參、甘以培其氣,當歸以養(yǎng)其血,使氣血復(fù)其常度,則邪去而正乃不傷。病因寒起,故以姜、附之辛熱,使其走者走,守者守,祛寒散結(jié),纖悉無遺,而后硝、黃導(dǎo)之,由胃入腸,何患乎病不去哉?”
【方歌】溫脾參附與干姜,甘草當歸硝大黃,寒熱并行治寒積,臍腹絞結(jié)痛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