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減低: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109/L,稱為粒細胞減低癥,低于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
1)某些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流感等。如無并發(fā)癥,WBC減低(<2×109/L),與細菌內毒素、病毒作用使邊緣池粒細胞增多,循環(huán)池粒細胞減低,或抑制骨髓釋放粒細胞等有關。
2)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少數(shù)急性白血病。如典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呈“三少”(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均減低),WBC低于1×109/L,以淋巴細胞為主。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9/L時,感染危險性極高,<0.2×109/L時,預后很差。
3)慢性理化損傷:如電離輻射(X線等)、長期服用氯霉素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后,可抑制骨髓細胞有絲分裂使WBC減低。臨床上,藥物性中性粒細胞減低癥很常見,與免疫、細胞毒性、過敏體質有關,兒童和年輕人約占10%,老年人約占50%,有藥物過敏史者更易受累,女性比男性易發(fā)病,在用藥早期中性粒細胞就減低,停藥4~7d后,中性粒細胞恢復正常。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約60%患者WBC為(2~5)×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低。
5)脾功能亢進:如門脈性肝硬化、班替綜合征。機制為脾臟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破壞白細胞,或腫大脾臟能分泌過多脾素,滅活促粒細胞生成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