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歸芍藥散的應用
方解:重用芍藥斂肝、和營、止痛,又佐以歸、芎以調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術、澤瀉健脾滲濕。
案1.陰挺(子宮下垂):梅某某,女,26歲,1989年10月5日初診。自訴已分娩2個月,分娩后即覺子宮脫出,站立時在陰道口外約1.5cm,自以為滿月后會自動上收,誰知滿月后仍然脫出,伴小腹隱痛不舒,喜按,口稍渴,面紅,飲食正常,大便軟,小便短,色黃,脈細弦。曾用補中益氣湯加味5劑,藥后自覺不適,口干口苦,子宮下垂仍然,乃來我處診治。因思此乃肝脾不和,濕熱內停,以致帶脈不約,遂用當歸芍藥散加味:當歸10g,白芍15g,白術10g,澤瀉10g,云苓10g,川芎5g,枳殼10g.囑服5劑,每日1劑。
1989年10月11日復診,藥后腹痛減輕,子宮下垂略有好轉,繼服5劑,以后患者又來診2次,用藥后全身癥狀逐漸減輕,子宮下垂好轉。前后共服藥20劑,諸癥全消。
按:陰挺與帶脈不約有關,而唐容川認為,帶脈屬脾,故陰挺多以脾論治而用補中益氣湯。又因肝脾二臟在生理上關系密切,在病理上也互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脾病也可以傳肝,所以陰挺雖與脾關系密切,但脾的病變也可由肝傳來,故治脾不效,應想到治肝,或肝脾同治。本例之所以用當歸芍藥散加味,是因本證具有小腹隱痛、小便偏短、大便軟、面色偏紅、精神尚可、脈弦細等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之象,故投以當歸芍藥散加味,其病很快治愈。
案2.胎漏、胎動不安(先兆流產):藍某,女,34歲,1972年2月5日初診?;颊咄=?0余天,陰道出血1周,出血量少,色暗紅,淋漓不絕,無血塊,伴有腰脹、少腹脹痛,胃納尚佳,無嘔吐、泛酸,口不干、略苦,二便正常。近半月來情緒不佳。經用黃體酮等止血之劑,血量稍少,但仍有陰道出血,脈弦,舌質淡紅、苔薄白。妊娠試驗陽性。此為肝脾不和,濕熱內停,迫血妄行。以當歸芍藥散加味:當歸10g,白芍15g,白術10g,澤瀉10g,云苓10g,川芎5g,桑寄生15g,阿膠9g,苧麻根10g,杜仲10g.共服10劑,血止,隨診,足月順產一男嬰。
按:《金匱要略》云:“婦人懷妊,腹中癘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患者妊娠2個月出現(xiàn)腹痛,以當歸芍藥散為主方,又見出血,故加阿膠補血止血,病屬胎動不安,故加苧麻根安胎,腰痛加社仲、桑寄生補腎安胎。本方用于胎動不安,目前臨床醫(yī)生懼而不用,多用壽胎丸。但據(jù)日本中田敬吾的研究,其對妊娠期服用本方的40例中有回音的27例孕婦及兒童進行了回訪調查,結果未發(fā)現(xiàn)因服本方劑對母子健康有不良影響者;此外,在產后母體恢復和小兒發(fā)育方面未見到任何有害作用的跡象?,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在受精卵分裂旺盛的妊娠初期服藥,畸形發(fā)生率高。但從本方的使用來觀察,在胚胎尚未形成以前給藥,改善母體內環(huán)境,使受精卵形成胚胎的發(fā)育過程獲得良好影響,未見有致畸型,而且對兒童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本人每年均可遇類似病例,用當歸芍藥散加味,大多數(shù)均獲滿意療效,足見經方療效之可靠。
案3.水腫(慢性腎炎):胡某某,女,45歲,1990年9月12日初診。自訴患腎炎多年,晨起顏面腫,午后腳腫,現(xiàn)全身水腫半年余,但水腫不甚,納食尚可,面色萎黃,精神一般,大便軟,小便短少、色黃、無灼熱、不渾濁,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弦。尿蛋白+++.前醫(yī)用發(fā)汗利尿等法治療近3個月,水腫及蛋白尿均無好轉,余思其面色萎黃,脈弦細,浮腫不甚,擬診為血虛水濕內停,用當歸芍藥散原方:當歸10g,白芍15g,川芎6g,澤瀉10g,白術10g,茯苓10g.服藥7劑,水腫略減,尿蛋白減為++,原方再服7劑,水腫又減,尿蛋白減為+,繼服7劑,水腫全消,尿蛋白陰性。為鞏固療效,用原方再服1個月,至今未復發(fā)。
按:本病辨證關鍵在于抓住脈細弦,面色萎黃,為血虧之象,大便軟、水腫,為脾虛有濕之證,故用當歸芍藥散原方,效如桴鼓。
除以上所舉的3例之外,當歸芍藥散還可用于治療慢性闌尾炎、盆腔炎、附件炎、卵巢腫瘤、陰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帶下、習慣性流產、不孕癥、宮外孕、胎位不正、妊娠水腫、妊娠中毒癥、子癇、更年期綜合征、黃褐斑、細菌性痢疾、慢性腹瀉、肝炎、癃閉(前列腺肥大)、尿路結石、下肢瘀血等臨床常見病。以八綱分類:從表里來說屬里證,從陰陽來講屬陰證(足厥陰肝、足太陰脾),從虛實來看屬虛實夾雜。其辨證要點,病因為肝郁脾虛,濕熱內滯,病位在肝脾,癥狀可出現(xiàn)血虛(面色白、頭昏、月經量少色淡、舌質淡等)、脾虛有濕(大便軟而不爽、小便不利、口粘)等癥狀組,應用的重點在腹部疾病。
2、豬苓湯的應用
方解:豬苓、茯苓、澤瀉、滑石淡滲利水兼以清熱,阿膠滋陰潤燥,使水去則熱無所附,津復則口渴亦止。
案4.失眠(神經官能癥):吳某某,女,35歲,農民,1978年6月21日初診?;颊哳^昏失眠兩月余,頭昏厲害時伴視物旋轉,但不嘔吐,走路需人攙扶,膽小易驚,不敢過馬路,失眠多夢,口渴不欲多飲。其夫為醫(yī)師,曾用中藥養(yǎng)陰安神、補氣養(yǎng)血安神等方劑,治療無效,又用西藥鎮(zhèn)靜劑,亦無好轉。某附院內科及神經科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診斷為神經官能癥。后就診于余。診時癥如上述,小便黃短偶有熱感,大便偏干,口稍粘,面隱紅,舌紅苔白,脈沉細弦,尺脈更沉。證屬下焦?jié)駸醾?,腎陰不能上濟心火,以致心腎不交。擬豬苓湯加減:豬苓10g,云茯苓10g,滑石15g,澤瀉10g,阿膠10g,夜交藤10g,酸棗仁10g.5劑。6月27日二診:服上方后,小便轉長、轉清、偶有灼熱感,心悸、失眠、頭昏均減輕,仍守原方再進5劑。以后患者曾來診幾次,因病情逐日好轉,病因病位未變,故守原方不變,共服藥25劑,諸癥消失。
按:本例之所以辨證為下焦?jié)駸醾幎滦哪I不交,因其脈沉細弦,是為陰血不足之脈,尺脈沉說明其陰血不足在下焦腎;小便灼熱及口粘,乃是有濕熱之象。綜合來看,故屬濕熱傷陰可知。下焦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火,所以心煩失眠?!秱摗吩疲?ldquo;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故選用豬苓湯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案5.尿血(泌尿系感染):胡某某,女,24歲,1986年11月5日初診。肉眼血尿2周,西醫(yī)擬診為泌尿系感染,經用大劑量青、鏈霉素及慶大霉素肌注10d,療效不顯著,又用復方新諾明4d,仍無效,故求治于中醫(yī)?,F(xiàn)診:全程血尿,血色鮮紅,小便頻數(shù)并有灼熱感,口渴欲飲,小腹下墜,腰部疼痛,無明顯浮腫,舌質紅、苔薄黃,脈數(shù)。尿常規(guī)鏡檢:紅細胞滿視野,白細胞+++,蛋白++,上皮細胞+.腹部平片示:腎及輸尿管、膀胱未見異常。此為熱迫膀胱所致,治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擬豬苓湯加白茅根30g、大黃12g.連服15劑,諸恙息平,尿常規(guī)化驗正常,病獲痊愈。
此外,有人用豬苓湯治療腎炎水腫、腎積水、膀胱炎、出血熱的休克期、肝硬化所致出血、小便不利、腹水等。本方證的診斷要點有三:(1)因有陰虛,所以咽干、舌紅或絳、脈細,或兼3項,必具2項;(2)因為水熱互結,所以苔必黃或白干,尿黃而量少,膀胱必急,或水滲大腸而濡瀉,或津不上承而口渴;(3)因為藥用淡滲,所以必具水結而尿少。如果病機屬于津虧而無尿排出者,則豬苓湯絕對禁用。
3、赤小豆當歸散的應用
方解:赤小豆?jié)B濕清熱,解毒排膿;當歸活血,去瘀生新;漿水清涼解毒。
《金匱要略》中本方用于治療狐蜮釀膿和近血,目前主要用于治療小腸熱毒流于大腸,先血后便(后世稱為臟毒、痔瘡、腸風下血類)及蓄血、腸癰便膿等;也常用于治療滲出性皮膚病(傳染性濕疹樣皮炎、接觸性皮炎、生漆過敏、夏癤、急性濕疹、膿皰瘡等)。治療肛周疾病加減法:肛門瘡瘍、痔瘡、便血者,加槐花、銀花、紫花地丁、桔梗;若便血日久不止者,加炒椿根白皮、側柏炭、紫草炭;若濕熱偏重者,加黃柏、苦參、知母;痔瘡且熱重者,加馬齒莧、槐花、地榆、黃芩。治療皮膚病方藥加減法:灼熱、潮紅明顯者,加銀花15g、連翹15g、丹皮10g;疼痛甚者,加皂角刺15g;瘙癢甚者,加荊芥10g、蟬蛻6g;滲液較多者,加蒼術15g、川芎6g.
4、白頭翁湯的應用
方解:白頭翁清熱涼血為主,輔以秦皮瀉熱而澀大腸,黃連、黃柏清熱燥濕,堅陰厚腸以止痢。
案6.石淋(腎結石):萬某某,男,24歲,工人,1983年1O月17日初診?;颊咭蜃髠妊矗袝r伴血尿在某醫(yī)院診斷為腎結石而住院治療,經用總攻療法治療月余,腰部仍隱痛,尿頻、急痛而灼熱,腹部有窘迫感。余切其脈弦數(shù)不靜,其癥如上述,苔少舌紅,診斷為肝風夾熱下迫膀胱,用白頭翁湯合導赤散治療(原方未加減),5劑后排出小結石1粒,諸癥消除,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按:白頭翁湯本用于治療熱利(?。?,著名中醫(yī)學家姚荷生認為本方有熄風清熱的作用,曾用本方合導赤散治療癃閉,取得了1劑知,2劑已的療效。本人受其啟發(fā),用于治療石淋屬肝風下迫者,也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目前白頭翁湯常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風熱眼病、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其用于下利(?。r,主要為肝風下迫證,鑒別要點在于:赤多偏熱,偏重血分,白多偏寒,偏重氣分,風重熱重均可見里息后重,但熱重沒有風重里急后重明顯,熱重入血分之里急后重,沒有肝風下迫來得窘急,熱證疼痛多明顯,肝風下迫墜脹最為痛苦??傊徽咭蕴弁礊橹?,腹痛拒按,伴窘迫;一者以窘迫為主,日夜無度,肛門墜脹灼熱。
5、當歸貝母苦參丸的應用
方解:當歸活血潤燥;貝母利氣解郁,兼治熱淋;苦參利濕熱,除熱結,與貝母合用,又能清肺而散膀胱郁熱,合而用之,可使血得濡養(yǎng),郁熱解除,膀胱通調,則小便自能暢利。
案7.淋證(泌尿系感染):趙某某,女,23歲。1周前發(fā)現(xiàn)小便頻數(shù)急痛,伴以腰部疼痛。曾查尿蛋白+,紅、白細胞++++,遂診斷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經治數(shù)日,諸癥不減,伴以帶下,轉來我院門診。觀其舌質略紅,脈象細滑而數(shù),此屬陰虛濕熱下注,遂用當歸貝母苦參丸加味:當歸12g,貝母12g,苦參12g,生地25g.上方服到第3劑時,腰痛、尿頻急等癥狀明顯改善,白帶較前明顯減少,服4劑后基本消失。舌脈同前,復查尿常規(guī)正常。遂將上方加入滑石30g、甘草6g,再服3劑為之善后。
按:本例加入生地者,因患者舌紅、脈細,取其養(yǎng)陰清熱之職,且使利濕不致有傷陰之弊。
本方加減法:習慣性便秘者,加麻仁、生首烏、萊菔子、玄參以滋陰潤腸;前列腺炎,濕熱結于下焦者,加滑石合知柏地黃湯,以滋腎養(yǎng)血清熱利濕;妊娠小便澀痛重者,加甘草梢、滑石以通利;熱盛小溲色深者,加扁蓄、瞿麥、野菊花、敗醬草等以清熱解毒。
當歸貝母苦參丸目前主要用于治療妊娠小便難和大便難、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等。其病位屬下焦,病因是濕熱,從氣血來說屬血分,從表里來說屬里證,從陰陽來說屬陰證(肝腎),癥狀為小便淋瀝不盡,尿時澀痛,尿色黃赤,或兼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脈弦或兼滑。本方脈遲緩者不宜,因為苦參有減慢心律的作用。關于本方的貝母,如有燥咳,則用川貝;如前列腺肥大,則用浙貝。
其它如蒲灰散、當歸散、硝石礬石散等,有的因藥物難以配齊,影響臨床應用,有的因藥物較簡單,沒有單獨使用,所以很難介紹具體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