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文化 > 正文

隋唐五代時期的藥物學發(fā)展

2010-12-11 23:32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唐代藥物學的重大成就,首先是《新修本草》的編撰和頒布。這一部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性質本草的問世,標志著本時期的藥物學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此以后唐代還有《本草拾遺》、《食療本草》等重要本草著作出現(xiàn),使本時期藥物學的成就更錦上添花,在藥物學的發(fā)展史上,許多醫(yī)藥學家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他們之中不僅有蘇敬等《新修本草》的編撰者,孫思邈、孟詵、陳藏器等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時期藥物學的進步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藥物品種、數(shù)量的增加和產地的擴大

  這一時期本草文獻所載藥物救量上遠遠超過前代?!渡褶r本草經(jīng)》收載藥物365種。梁·閣弘景《本草經(jīng)集注》共收載藥物730種,而《新修本草》所載藥物已達850種,其中新載入的藥物就有115種。其后陳藏器《本草拾遺》又拾取《新修本草》所遺藥物680余味。藥物來源、收集的品種以及所涉及的分布區(qū)域擴大而更加廣泛了。除內地所產藥物之外,有不少品種是來自邊遠地區(qū)甚或外國進口的藥物,如《新修本草》增加的藥物,有不少為外來藥物。另據(jù)學者研究,成書于這一時期的《海藥本草》中所記藥物的產地40余處,以我國南方(如嶺南、廣州等)以及海外國家或地區(qū)(如波斯、大秦、新羅等)為多。

  (二)對藥物認識的修正和補充

  隋唐醫(yī)家根據(jù)長期實踐經(jīng)驗,對前代本草文獻中所記載的藥物功效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進行了補充,并且糾正了前人對藥物認識的許多錯誤。如甄權所著《藥性論》,在敘述藥物功效時,就有一些新的補充。如指出“藕節(jié)搗汁,主吐血不止,鼻并出血”;羌活可“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等?!缎滦薇静荨犯m正了《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許多錯誤,如陶云:“鐵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是染皂鐵漿”,《新修本草》糾正說:“鐵落是鍛家燒鐵赤沸,砧上鍛之,皮落者也”。

  (三)藥物分類方法的進步

  這一時期在藥物分類方法上也較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孫思邈在七品分類的基礎上,還按照藥物的功用分為治風、濕痹腰脊等65類,每類之下提出了若干主治藥物,共1415種次(因同一種藥物可以在不同類疾病中出現(xiàn),)如“陰下濕癢第十八”下列舉了木蘭、五加皮、蛇床子等8種藥物。“目赤腫痛第二十六”下,列舉了空青、車前子、決明子等15種藥物,每類藥物對該項病癥都具有一定的療效。陳藏器《本草拾遺》載有“十劑”的內容,(1)即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屬;(2)通可去滯:木通、防己之屬;(3)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4)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5)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6)重可去怯:磁百、鐵粉之屬。(7)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8)澀可去脫:牡蠣、龍骨之屬。(9)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10)濕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屬。這項藥物分類方法和現(xiàn)代藥物學的分類方法頗為相似,(一說“十利”的分類方法是北齊徐之才所創(chuàng))對臨床上起了直接指導作用,故為后世醫(yī)家所樂于采用。

  (四)藥物炮制制劑理論的發(fā)展

  甄權所著《藥性論》中,補充了許多有關藥物炮制制劑的內容。如連翹去心、瞻蜍取眉脂以朱砂、麝香為丸等?!缎滦薇静荨吩谄涓魉庬椣掠胁簧倥谥埔?guī)定,孫思邈有《千金》兩方中對炮制又作了詳細的記述,并將其中同類的炮制品種作了歸納,在“合和篇”中作了專章討論,指出:“諸經(jīng)方用藥,所用熬煉節(jié)度皆腳注之,今方則不然,于此篇具條之,更不煩方下別注。”較詳細地記述了170多種炮制品,如烏頭附子炮制,他強調“此物大毒,難循舊制……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特宜慎之。”又如地黃的炮制,《千金要方》是以熟地黃為名并記述采用蒸制法工藝最早的文獻。地黃分為生熟,實自孫思邈始。

  (五)有關藥物的采集,栽培,炮制和保管

  隋唐醫(yī)家在有關藥物的采集、栽培、炮制和保管方面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和提高,中藥大多是生藥,且大多是植物性生藥,在生長發(fā)育的各個時期,由于采集季節(jié)之不同,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往往各異,藥性的強弱也多有差別。因此,生藥的采集,應該在其含有效成分最多的時候進行。有關這方面的本草學著作,在《隋書·經(jīng)籍志》載有《入林采藥法》二卷等4種,8卷。這些本草著作的出現(xiàn),表明本草學研究的一大進步。孫思邈進一步強調和發(fā)展了重視采藥時節(jié)的重要意義,指出:“不依時采取,與朽木無殊”。他還提倡醫(yī)家要自采藥物。為了便于學者掌握時節(jié)和進行辨別,他對233種藥物的采集時節(jié)以及陰干、暴干、火干等,進行了集中的論述,并于每味藥名之下,簡述了各家的意見,并加以說明,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藥物采集的專論,對后世頗多影響。

  有關藥物的栽培,唐代已出現(xiàn)了專門栽種藥材的藥園,但方法和經(jīng)驗卻未能傳世。孫思邈總結和描述了二十多種常用藥物栽培方法,從擇地、選土、翻土、作畦、開壟、施肥、灌溉、下種、插枝、移栽、松土、鋤草、收采,到采集、炮制、造作、貯藏、保管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一一予以記錄,孫氏在藥用植物栽培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藥物的貯存和保管方面,隋唐醫(yī)家也十分重視,如孫思邈講到貯藥的具體措施。這些理論和方法及其所用器具對藥物防潮濕、防鼠、防霉變質等,都有著科學的根據(jù)和可靠的效果,在《千金翼方》中,孫氏更闡述了貯藥庫房之建筑規(guī)格和貯藥柜的制備要求等。

  (六)道地藥材的整理和研究

  由于土壤、氣候、陽光、水分等自然條件各地不盡相同,藥物產地對于療效有著一定的關系,中藥材強調道地是頗具科學性的。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內外交通貿易暢通,學術交流繁榮,這就為醫(yī)家進行道地藥材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在這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者,應首推孫思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他明確指出:“按本草所出郡縣,皆是古名、今之學者,卒尋而難曉。自圣唐開辟,四海無外,州縣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須甄明即因土地名號,后之學者,容易即知,其出藥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種,其余州土,皆不堪進御,故不繁錄耳。”于《千金翼方》中列節(jié)專論。孫氏此項工作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4醫(yī)師二試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