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皮層
口腔粘膜上皮的種類為復層鱗狀上皮。
1.有角化的上皮由表層到深層依次為:
?。?)角化層:是最淺表的一層,由角化和不全角化的扁平細胞構成。
正角化:細胞中的細胞器和細胞核消失,胞漿內充滿角質蛋白,HE染色下為均質嗜酸性物質。
不全角化:細胞仍然有殘存的細胞核。
(2)顆粒層:位于角化層的深面,由2~3層扁平細胞組成。①胞漿內含嗜堿性透明角質顆粒②染色深③胞核濃縮。
(3)棘層:位于粒層的深部。細胞體積大,多邊形,細胞間橋明顯,是上皮中層次最多的細胞,且此層細胞內蛋白質合成最活躍。
細胞間橋:胞漿伸出許多小的棘刺狀突起,與相鄰的細胞相接,此突起為細胞間橋。電鏡下細胞間橋的突起相接處為橋粒。
(4)基底層:位于上皮的最深面,是一層立方形或矮柱狀細胞。光鏡下胞核圓形,染色深。
生發(fā)層:基底細胞和鄰近的幾層棘細胞有增殖能力,成為生發(fā)層。
2.非角化上皮有表層到深層依次為:表層、中間層、棘層、基底層。
3.非角質形成細胞
非角質形成細胞不參與上皮細胞的增生和分化,不含橋粒和張力細絲。在普通切片下,胞漿不著色,所以也叫透明細胞。
(1)黑色素細胞:位于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層,光鏡下胞漿透明,胞核圓形或卵圓形,胞漿內含黑色素克里,且可經細胞突起排出,再進入鄰近的角質形成細胞內。無張力細絲和橋粒,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發(fā)達。在牙齦、硬腭、頰粘膜、舌可見到。
?。?)朗格漢斯細胞:位于口腔粘膜的深部,主要位于棘層,也可見于基底層。電鏡下可看到棒狀或球拍狀的朗哥漢斯顆粒。功能:是一種抗原呈遞細胞,與粘膜的免疫功能有關。
(3)梅克爾細胞:分布于基底細胞層內。功能:起觸覺受體的作用。
(二)固有層
固有層是致密結締組織,對上皮細胞的分化具有調控作用。固有層內有纖維、細胞和基質。
(三)粘膜下層
粘膜下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內含腺體、血管、神經、脂肪組織。主要分布在被覆粘膜,而在牙齦,硬腭的大部分區(qū)域及舌背無粘膜下層。粘膜下層可為固有層提供營養(yǎng)及支持。
(四)基底膜
基底膜:上皮和固有層之間的一膜狀結構。厚約1~4微米,PAS染色陽性(說明含有中性粘多糖),嗜銀染色陽性。電鏡下由透明板、密板和網板構成。
在類天皰瘡,上皮和結締組織在透明板處分離形成上皮下皰;癌前病變時,基底膜中的Ⅳ型膠原蛋白發(fā)生改變,有利于癌變細胞向結締組織中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