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種仁。
【異名】肉果、肉蔻。
【炮制】生肉豆蔻: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煨肉豆蔻:取凈肉豆蔻用面粉加適量水拌勻,逐個包裹或用清水將肉豆蔻表面濕潤后,如水泛丸法裹面粉3~4層,倒人已炒熱的滑石粉或沙中,拌炒至面皮呈焦黃色時,取出,過篩,剝?nèi)ッ嫫ぃ艣觥?
每lOOkg肉豆蔻,用滑石粉50kg.
肉豆蔻霜:將凈肉豆蔻研成粗粉,用吸油紙包,壓榨去油,每隔一天換紙,換紙時將肉豆蔻粗粉再研粉后再壓,如此反復操作數(shù)次,至油幾凈,研細。
【成品性狀】生肉豆蔻:本品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3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時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體有淺色縱行溝紋及不規(guī)則網(wǎng)狀溝紋。種臍位于寬端,呈淺色圓形突起,合點呈暗凹陷。種脊呈縱溝狀,連接兩端。質(zhì)堅,斷面顯棕黃色相雜的大理石花紋,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寬端可見干燥皺縮的胚,富油性。氣香濃烈,味辛。
煨肉豆蔻:為卵圓形或橢圓形或碎片,紅棕色或棕褐色,有似檳榔狀花紋,質(zhì)硬脆,香濃,味辛辣。
肉豆蔻霜:為淺黃色至棕黃色松散粉末,香濃。
【鑒別】(1)生肉豆蔻橫切面:可見外層外胚乳組織,由10余列扁平皺縮細胞組成,內(nèi)含棕色物,偶見小方晶,錯入組織有小維管束,暗棕色的外胚乳深入于淺黃色的內(nèi)胚乳中,形成大理石花紋,內(nèi)含多數(shù)油細胞。內(nèi)胚乳細胞壁薄,類圓形,充滿淀粉粒、脂肪油及糊粉粒,內(nèi)有疏散的淺黃色細胞。淀粉粒多為單粒,直徑10~20μm,少數(shù)為2~6分粒組成的復粒,直徑25~30μm,臍點明顯。以碘液染色,甘油裝置立即觀察,可見在眾多藍黑色淀粉粒中雜有較大的糊粉粒。以水合氯醛裝置觀察,可見脂肪油常呈塊片狀、鱗片狀,加熱即成油滴狀。
?。?)取生肉豆蔻取本品粗粉約20g,精密稱定,照揮發(fā)油測定法(附錄ⅩD)測定。取揮發(fā)油,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0.2ml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肉豆蔻對照藥材20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茴香醛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水分生肉豆蔻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H第二法)測定,不得過10.0%.
【含量測定】取生肉豆蔻粗粉約20g,精密稱定,照揮發(fā)油測定法(附錄ⅩD)測定。
本品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6.0%(ml/g)。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炮制目的】本品經(jīng)煨或制霜為去除所含油份,以增強澀腸止瀉作用,并可減輕油對胃腸的刺激。
【用法與用量】3~9g.【處方應付】寫肉豆蔻、煨肉豆蔻均付煨肉豆蔻;寫肉豆蔻霜付肉豆蔻霜。
【注意】服用過量可中毒,產(chǎn)生昏迷、瞳孔散大、驚厥等,務須注意。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