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氣溫漸高,炎暑將臨,是天地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段。人們在初夏之時,養(yǎng)生保健當順應自然界物候變化而為之,做到“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
中醫(yī)認為,情緒不穩(wěn)定,經常生氣;用腦過度,思慮過多;生活不規(guī)律,長期熬夜等,極易耗傷人體的氣血。人欲精力充沛,氣血充足,首先脾胃功能要好。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一旦出了問題,就難以將飲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輸送至全身。夏季易濕氣襲體,導致疾病叢生,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夏季祛濕、健脾益胃的藥膳和穴位。
食療藥膳
現為大家推薦二款健脾祛濕藥膳,以供選用。
原料:鮮荷葉1張,大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鮮荷葉洗凈、切絲。大米淘洗干凈。鍋中倒入水,加大米、荷葉絲,煮成粥狀,加少許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荷葉粥能清暑化濕、健脾和胃,適用于入夏后有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癥狀的人群,對身材偏胖、容易水腫的朋友尤其適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手足不溫、畏寒等癥狀的人群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慎食。
原料:陳皮10g,薏苡仁50g,白糖適量。
做法:陳皮、薏苡仁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煮約3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薏苡仁有健脾利濕、利尿消腫、清熱排膿的功效,是除濕熱的良藥。陳皮有健脾理氣的作用,可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緩解氣滯嘔吐。此湯適合暑濕煩悶、食欲不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嘔吐泄瀉者飲用。
穴位按摩
除了飲食祛濕外,也可以通過按揉或艾灸以下幾個穴位來健脾祛濕。
位置: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按摩功效: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位置:陰陵泉位于小腿的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
按摩功效: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有健脾益氣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的功效。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功效: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對所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均有效果。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位置: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此穴。
按摩功效: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祛濕要穴之一,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同時也是治療小腿痙攣、腿部轉筋、脫肛、痔瘡等病的常用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