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病原體分別為班氏吳策線蟲和馬來布魯線蟲,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絲蟲病病原學分析如下:
(一)生活史
絲蟲的生活史需經兩個發(fā)育階段,即成蟲在終宿主人體內的發(fā)育、繁殖和幼絲蟲在中間宿主(傳播媒介)蚊體內的發(fā)育。我國的班氏和馬來絲蟲均不存在貯存宿主。
含感染性幼蟲蚊叮人吸血時,感染性幼蟲自蚊下唇逸出,由蚊叮傷口侵入人體,進入附近的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內,經兩次蛻皮發(fā)育至成蟲。雌雄成蟲交配后,雌蟲可產出微絲蚴。微絲蚴隨淋巴液經胸導管進入血循環(huán)。按微絲蚴在外周血液出現的規(guī)律可將絲蟲分為周期型或亞周期型。我國的班氏和馬來絲蟲均為夜現周期型。
蚊刺吸人血時,將微絲蚴吸入蚊胃。微絲蚴脫去鞘膜,穿過胃壁,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經體腔進入胸肌,蛻皮2次,發(fā)育為第三期即感染性幼蟲。幼絲蟲在蚊體內只發(fā)育不繁殖。幼蟲在蚊體發(fā)育所需時間,班氏絲蟲為10-14天,馬來絲蟲約7.5天。班氏絲蟲的主要傳播媒介為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馬來絲蟲的主要傳播媒介為嗜人按蚊和中華按蚊。
(二)形態(tài)
蟲體細長,乳白色,頭部略膨大,口周有乳突2圈,每圈4個。雌蟲平均長86.1mm(班氏)和56.1mm(馬來),頸部稍細,尾部略向腹面彎曲。雄蟲較短小,平均長37.6mm(班氏)和24.0mm(馬來),尾部向腹面彎曲2-3圈。
微絲蚴細長,頭端鈍圓,尾端尖細,外被鞘膜,平均長260μm(班氏)和220μm(馬來)。在染色的固定標本,顯示體內有許多圓形細胞核,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無核處依次為頭端空隙、神經環(huán)、排泄孔、排泄細胞、肛孔等結構。馬來微絲蚴尾端具2個尾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