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護理—基礎護理:
一、正常排尿的觀察
1.正常情況下,排尿受意識支配,無痛、無障礙、可自主隨意進行。每次尿量200~400ml,24h尿量約l000~2000ml.
2.正常尿液呈淡黃色,澄清透明,比重1.015~1.025,pH為5~7,呈弱酸性,正常晨尿因尿素分解產生氨,故有氨臭味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二、異常排尿的觀察
1.次數(shù)和量:24h尿量超過2500ml稱多尿,見于糖尿病、尿崩癥。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ml稱少尿,見于心、腎疾病和休克病人。24h尿量少于l00ml稱無尿或尿閉,見于嚴重心、腎疾病和休克病人。
2.顏色:紅色或棕色為肉眼血尿;醬油色或濃茶色為血紅蛋白尿;黃褐色為膽紅素尿;白色渾濁為膿尿;乳白色為乳糜尿。
3.氣味:新鮮尿有氨臭味提示有泌尿系感染;爛蘋果味尿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
4.膀胱刺激癥: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痛、每次尿量少。
三、影響排尿活動的因素
1.年齡和性別
2.飲食與氣候
3.排尿習慣的改變
4.治療因素
5.心理因素
四、尿失禁病人的護理
1.心理護理,給予安慰和鼓勵,并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做好皮膚護理,防止褥瘡。
3.設法接尿,對長期尿失禁病人給予留置導尿管、觀察排尿反應。
4.健康教育
五、尿潴留病人的護理
1.心理護理,給予安慰和鼓勵。
2.提供排尿環(huán)境,用屏風遮擋,保護自尊。
3.調整體位和姿勢,酌情扶臥床病人坐起排尿,并訓練床上排尿。
4.熱敷、按摩下腹部,以放松肌肉,促進排尿。
5.利用條件反射誘導排尿,如讓病人聽流水聲、溫水沖洗會陰部。
6.經(jīng)上述處理無效時,根據(jù)醫(yī)囑采取導尿術。
六、男女病人導尿術
1.女病人導尿術及護理措施
(1)目的:為尿潴留病人放尿以減輕痛苦;取無菌尿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測量膀胱容量、壓力、殘余尿;尿道或膀胱造影;膀胱腔內化療。
(2)操作方法:病人取仰臥屈膝位,用0.1%苯扎溴銨棉球嚴格消毒后,按無菌技術原則將導尿管插入尿道4~6cm,見尿流出再插lcm,達目的后,拔管,清理用物。
(3)注意事項:用物、操作必須嚴格無菌;耐心解釋,遮擋操作環(huán)境,保護病人自尊;導尿管誤入陰道應更換導管重新插入;導管粗細適宜,動作輕柔;膀胱高度膨脹病人又極度衰弱時,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l000ml,防止虛脫和血尿。
2.男病人導尿術
(1)男性尿道解剖特點:尿道長l8~20cm,有兩個彎曲(恥骨前彎和恥骨下彎)、三個狹窄(尿道內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2)操作方法:導尿時應將陰莖提起與腹壁呈60°角,導管插入尿道20~22cm,見尿流出再插2cm,因膀胱頸部肌肉收縮而產生阻力,使插管不暢時,可稍停片刻,切忌暴力插管。
七、留置導尿管的護理
1.目的:
(1)搶救休克、危重病人時正確記錄尿量,以觀察病情;
(2)盆腔器官手術前引流尿液,避免術中誤傷膀胱;
(3)某些泌尿系疾病手術后留置導尿管,便于引流和沖洗,并減輕手術切口的張力,有利于傷口的愈合;
(4)昏迷、癱瘓或會陰部有傷口者保留導尿管以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
2.護理措施:
(1)做好解釋,使其認識到預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性;
(2)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
(3)每日定時更換集尿袋,集尿袋引流管位置應低于恥骨聯(lián)合,每周更換導尿管1次;
(4)鼓勵病人多飲水,協(xié)助更換臥位,發(fā)現(xiàn)尿液渾濁、沉淀、有結晶時應做膀胱沖洗,每周做尿常規(guī)檢查1次;
(5)拔管前采用間歇性引流夾管方式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