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口腔醫(yī)學知識 > 口腔內科 > 其他 > 正文

嗜酸性腺瘤病理變化

2015-02-09 11:26 醫(yī)學教育網
|

嗜酸性腺瘤病理變化:

嗜酸性腺瘤(oxyphilic adenoma)是由胞質內含大量特征鮮明的嗜伊紅顆粒的上皮細胞(大嗜酸性粒細胞)構成的唾液腺良性腫瘤,又稱大嗜酸性粒細胞腺瘤、大嗜酸性粒細胞瘤。50~80歲常見,平均年齡為58歲。無性別分布差異。主要發(fā)生于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也見于唇、腭、咽和頰黏膜等小唾液腺。臨床上表現為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塊。

肉眼觀察,腫瘤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有時呈結節(jié)狀,一般直徑為3~5cm,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剖面實性,淡黃色或褐色,分葉狀,偶見小囊腔。光鏡觀察,腫瘤細胞主要為大嗜酸性粒細胞,細胞較大,呈圓形、多邊形或立方形,細胞膜清晰,胞質豐富,內含大量的嗜伊紅顆粒。胞核居中,橢圓形,空泡狀,有一個或多個核仁,偶見雙核,稱為“明細胞”(Light cell)。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還有一些細胞其胞質呈鮮明的嗜伊紅染色,胞核濃縮,小而深染,稱為“暗細胞”(dark cell)。腫瘤細胞磷鎢酸蘇木精(PTAH)染色陽性。腫瘤細胞排列成實性、片狀或小梁狀結構,偶見微囊、腺泡狀或導管樣結構。腫瘤間質為稀疏的纖維結締組織,富含血管,近包膜處常見不等量淋巴細胞,但不形成濾泡。當腫瘤以透明細胞為主時,稱透明細胞大嗜酸性粒細胞瘤。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師鴻儒全面講解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直播時間:11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鴻儒

直播主題: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全面講解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