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1月06日 19:00-21:00
詳情11月07日 19:00-22:00
詳情芍藥湯|處方|制法|主治|用量:
【方劑名】芍藥湯,出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成】芍藥一兩(30g),當歸半兩(15g),黃連半兩(15g),檳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錢(各6g),大黃三錢(9g),黃芩半兩(15g),官桂二錢半(5g)。
【用法】上藥畋咀,每服半兩(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后溫服?,F(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
【方解】本方證是由濕熱壅滯腸中,氣血失調所致。濕熱下注大腸,搏結氣血,釀為膿血,而為下痢赤白;腸道氣機阻滯則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弦數(shù)等俱為濕熱內蘊之象。治宜清熱燥濕,調和氣血。方中重用芍藥柔肝調血,緩急以止瀉痢腹痛,是治痢之要藥,為君藥。黃芩、黃連性味苦寒,人大腸經(jīng),功擅清解腸中熱毒,燥濕以止??;大黃瀉熱破瘀,攻積通便,為“通因通用”之舉,以除腸中積滯瘀血,與芩、連相伍,清中有瀉,為臣藥。木香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檳榔行氣導滯,助大黃排除腸中積滯,即“調氣則后重自除”,當歸養(yǎng)血和血,助芍藥養(yǎng)血益陰,與大黃合用,又有行瘀之用,即“行血則膿便自愈”;方以少許肉桂溫而行之,是為反佐,既可助歸、芍行血和營,又防苦寒傷中,不致有冰伏之患。共為佐藥。炙甘草和中調藥,與芍藥相配,又能緩急止痛,亦為佐使。諸藥合用,濕去熱清,氣血調和,故下痢可愈。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療濕熱痢疾的常用方。臨床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等屬濕熱為患者。
【使用注意】痢疾初起有表證者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虛寒性下痢者,均禁用本方。
【知識延伸】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其配伍特點是:氣血并用;寒熱共投,側重于熱者寒之。此方與一般純用苦寒以治濕熱下痢之
【方歌】芍藥湯中用大黃,芩連歸桂檳草香,清熱燥濕調氣血,里急便膿自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