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
【性狀】種子呈圓球形,直徑1.1~2.5毫米,較黃芥子為大。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光滑。在擴大鏡下觀察,可見細微的網(wǎng)紋及一暗色小點狀的種臍。種皮脆薄易壓碎,剝去后有薄膜狀的胚乳粘著于種皮內表面。胚黃白色,袖質,二子葉相疊,并于中脈處折起呈馬鞍狀,胚根亦折轉而藏于其間。氣無,味先覺油樣而后微酸,繼感辛辣。以個大、飽滿、色白、純凈者為佳。
【化學成份】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堿、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芥子酶、脂肪、蛋白質及粘液質。白芥子甙經(jīng)芥子酶水解,產(chǎn)生異硫氰酸對羥基芐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堿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堿經(jīng)堿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膽堿
【炮制】炒白芥子:原藥簸盡雜質,炒至深黃色,微有香氣即得。
【性味】 辛,溫。
①《品匯精要》:“味辛,性溫,無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辛,熱。”
③《本經(jīng)逢原》:“辛,溫,微毒。”
【歸經(jīng)】 入肺、胃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胃二經(jīng)。”
②《本草新編》:“入肝、脾、肺、胃、心與包絡之經(jīng)。”
【功能主治】
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①《別錄》:“發(fā)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②陶弘景:“御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
③孫思邀:“治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日溫酒吞下七粒。”
④《醫(yī)學入門》:“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
⑤《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腰節(jié)諸痛。”
⑥《現(xiàn)代實用中藥》:“搗爛如泥,外用作皮膚刺激引赤藥。”
⑦《藥材資料匯編》:“功能暖胃,增進食欲,并可為中毒后之催吐劑。”
⑧《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