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稿約

2015-03-20 16:34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稿約: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是由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yī)藥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性科技期刊,F(xiàn)為雙月刊,大16開,銅版紙印刷,逢單月2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設有名家薪傳、名師匯講、百家評述、靈蘭探幽、臨床百科、學苑春秋、實驗中醫(yī)、方藥研究、教育論壇、管理科學、專題綜述等欄目,主要報道中醫(yī)藥在科研、臨床、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討中醫(yī)藥發(fā)展的思路和方法,介紹相關領域的國內外進展。

近年來,《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緊跟中醫(yī)藥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注重創(chuàng)新和特色報道,致力于抓質量、樹品牌,其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各項學術評價指標均有了很大提高,居同類期刊前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及《中國藥學文摘》收錄源期刊、《中國藥學文獻數(shù)據庫》收錄源期刊,并被國際著名數(shù)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為加強科學管理和編排規(guī)范,縮短稿件處理周期,進一步提高論文的時效性,根據國家有關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的法規(guī)及標準化、規(guī)范化要求,特制定本稿約,請廣大作者參照執(zhí)行。

1 撰稿要求1.1 總體要求 文稿力求內容新穎,主題明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練,語言通順,用詞規(guī)范,數(shù)據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為宜,論著、綜述類不得超過8 000字。

1.2 名詞術語 醫(yī)學名詞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yī)學名詞》及中醫(yī)藥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中醫(yī)藥基本名詞》系列為準。文稿內使用的名詞術語前后統(tǒng)一,新名尚無統(tǒng)一譯名時,首次出現(xiàn)應在名詞后面圓括號內注明原文。藥物名稱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藥名詞匯》或《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屬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的新藥,采用批準的藥名;創(chuàng)新性新藥,請參照我國藥典委員會的“命名原則”。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新譯名詞應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詞過長且文內又多次出現(xiàn),第一次出現(xiàn)時一律先寫出中文名詞全稱,后在圓括號內標注英文全稱及縮寫詞,英文全稱及縮寫詞之間用逗號分隔,以后再出現(xiàn)時則用簡稱。常用公知公認的縮寫詞可不加說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國人姓名時,應寫全名。

1.3 外文字符 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黑、花諸體,并注意上、下角標使用準確。如kg不能寫成Kg,ml不能寫成ML,pH不能寫PH或Ph. 1.4 數(shù)字用法 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

1.4.1 時間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間,必須用阿拉伯數(shù)字。年份用4位數(shù)表,如1999年不宜寫成99年。避免用時間代詞,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時間天用“d”表示,小時用“h”表示,分鐘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

1.4.2 數(shù)字范圍的表示形式 表示范圍用“~”,不用“-”。5至10應為5~10;5萬至10萬應為5萬~10萬,不能寫成5~10萬;3×109至5×109應為3×109~5×109,或(3~5)×109,不能寫成3~5×109;60 %至70%應寫為60%~70%,不能寫成60~70%;60 mg至70 mg應為60~70 mg不能寫成60 mg~70 mg;25.5±0.5攝氏溫度應寫(25.5±0.5)℃。

1.4.3 附帶長度單位的數(shù)值表示方法 每個數(shù)值后的單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寫成40×20×30 mm,也不能寫成40×20×30 mm3. 1.5 計量單位 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3100-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的規(guī)定,正確使用和書寫單位的名稱和符號。

1.6 統(tǒng)計學符號 應以國家標準GB/ T 3358.1-93《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為準,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等。符號一律用斜體,大小寫應寫清楚,如:(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表示(中位數(shù)仍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4)t檢驗用英文小寫t;(5)F檢驗用英文大寫斜體F;(6)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7)相關系數(shù)用英文小寫r;(8)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 (9)樣本數(shù)用英文小寫n ;(10)概率用英文大寫斜體P. 2 稿件格式2.1 題名 題名應恰當簡潔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也不能將原形詞和縮略詞同時列出;一般不用副標題。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實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均小寫。

2.2 作者署名和單位 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題名下方。作者單位需寫全稱(包括具體科室、部門)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郵政編碼。如作者單位為兩個以上,應分別注明;集體署名的文章需注明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在論文首頁腳注第一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最高學位、職稱、是否為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等內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如果需要確定一名對文稿及其研究內容負責的通訊作者,應在投稿時確定,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為碩士生導師或博士生導師、電子信箱;如在來稿中未特殊標明,則視第一作者為通訊作者。各類文稿均須附英文題名及全部作者與單位的英譯。中文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寫,名的每一個漢字漢語拼音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均小寫,雙名之間加連字符“-”。

2.3 摘要 摘要字數(shù)要求在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論著類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結構式,內容應包括目的(闡明研究的背景和設想、目的)、方法(必須包括材料或對象,應描述課題的基本設計,雙盲、單盲還是開放性,使用什么方法,如何進行分組和對照)、結果(應列出主要結果,包括主要數(shù)據,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說明其價值和局限,敘述要真實、準確、具體)、結論(全文總結,準確無誤的觀點及價值)。英文摘要可略詳于中文摘要,但文意要一致。

2.4 關鍵詞 各類文稿均須標引關鍵詞,數(shù)目一般為3~8個,不得少于3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關鍵詞的選擇要規(guī)范、準確,可以參照國家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有關系列名詞選詞,也可以使用主題詞標引,具體可參照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y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和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圖書情報研究所編著的《中醫(yī)藥學主題詞表》。關鍵詞應置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須注中英文關鍵詞。

2.5 正文體例 論著一般分為引言、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5部分。各級標題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編號,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文字;二級以上層次序號的數(shù)字間用下圓點相隔,末位數(shù)字后不加圓點。分級編號示例:“1”“1.1”“1.1.1”“1.1.1.1”。編號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3級,最多不超過4級。引言和參考文獻不標序號。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以15字為限,同一層次的標題所用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語氣應一致。文內接排的序號一律用圓括號數(shù)碼,如:(1)、(2)……;若再分級用圈碼,如:①、②……表示。

2.6 圖表 圖表要精選,凡能用文字說明者,盡量不用圖表。插圖和表格應具有足夠的自明性信息,使讀者不查閱正文即可理解其內容,并注意勿與正文內容重復。插圖和表格均應有簡要的圖題和表題,圖、表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連續(xù)編碼,并在正文中相應位置標示。即使只有1張圖或表,也須標示“圖1”或“表1”。

2.6.1 圖 每幅圖的背面應貼上標簽(或在圖的下方)標明圖題、圖號、放置方向及作者姓名。

圖可集中附于文后,圖題、圖注應置于正文內,外加方框標明所在位置。照片圖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需標注的符號(包括箭頭)請用另紙標示,不要寫在照片上。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須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shù)。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發(fā)表的圖,須注明出處,并附版權所有者同意使用該圖的書面材料。

2.6.2 表 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可適當加注輔助線(不用豎線)。表內不設備注欄,如有需說明的事項(如P值等),可在表內依次用*、#、△、□、☆號標注在相應內容的右上角,并以簡練的文字寫標注在表格的左下方。表內參數(shù)的單位應盡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欄參數(shù)的單位不同,則放在各欄的表頭內,均值±標準差用±s ,置于表的右上方。表內數(shù)據要求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相同,一般比可準確測量的精度多一位。統(tǒng)計學顯著性標注統(tǒng)一用*、#、△、□、☆表示P<0.05;* *、##、△△、□□、☆☆表示P<0.01. 2.7 致謝 致謝置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應征得被致謝本人同意,對被感謝者可直書其名。文字力求簡練,評價恰當,用語準確。

2.8 參考文獻 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標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外加方括號標注在文獻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獻作者名不出現(xiàn)時可作為文中詞語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參考文獻表著錄項目應齊全,文獻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期刊文獻卷和期均須著錄。

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主要文獻為主,必須與原文核對無誤。內部資料、私人通信、未發(fā)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盡量不引用文摘、綜述等第二、三次文獻。每條參考文獻題后需加文獻類型標志代碼:期刊【J】、普通圖書【M】、學位論文【D】、會議錄【C】、匯編【G】、報紙【N】、標準【S】、報告【R】、專利【P】、數(shù)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 、未定義類型者【Z】;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采用【A】。對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要在文獻類型標志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lián)機網絡【OL】),如: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庫[DB/OL]、磁帶數(shù)據庫[DB/MT]、光盤圖書[M/CD]、磁盤軟件[CP/DK]、網上期刊[J/OL]、網上電子公告[EB/OL]。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文獻格式:【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出版年,卷(期):起頁-止頁。

圖書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書名【M】。版本(第1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報紙文獻格式:【序號】 著者。題名【N】。報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會議論文集文獻格式:【序號】 著者。 題名【A】//文集的編者。 文集名【C】。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學位論文文獻格式:【序號】 著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起頁-止頁。

專利文獻格式:【序號】 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電子文獻格式:[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析出文獻格式:【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文獻來源類型】。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獻中的起頁-止頁。

3 投稿須知3.1 投稿方法 電子版來稿請進入相應雜志的主頁注冊、登陸后投稿,點擊“修改全文”上傳投稿原文;紙質版投稿采用郵寄方式,郵寄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蔡倫路1200號114信箱“學報”編輯部收(郵政編碼 201203);稿件查詢電話:021-51322540.請勿寄個人,以免影響稿件處理。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還,請自留底稿。

3.2 補充材料 來稿應列出通訊作者的姓名、地址、電話和電子郵件。如系國家或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或攻關項目文稿,請在文稿首頁頁腳位置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并附寄項目任務書復印件。

3.3 稿件處理 編輯部收到稿件后3個月內發(fā)出稿件處理通知。若作者在投稿后3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可向本刊編輯部查詢。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切勿一稿多投。一旦發(fā)現(xiàn)一稿多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fā)表的聲明,并在2年之內拒絕采用該文第一作者的任何來稿。

3.4 修改事宜 來稿經同行專家審查后,認為內容需要修改、補充或刪節(jié)時,本刊編輯部將把稿件及修改意見反饋給作者修改,作者必須于1個月內將修改后的稿件寄回編輯部,否則將作自動退稿處理。

3.5 版權聲明 本刊嚴格執(zhí)行國家頒布的著作權、專利權的保護和保密等法規(guī),投稿前第一作者應請所在單位加蓋公章,以免侵權和泄密,并同意將印刷版和電子版出版權轉讓給本刊編輯部。對來稿一律要求文責自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刊有權對擬錄用的稿件進行文字性修改、刪減等加工處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將提請作者考慮,如不同意刪改者請事先聲明。另外,本刊已獨家加入《中國期刊網》,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論文被數(shù)據庫收錄時請在來稿時說明。

3.6 稿酬支付 來稿一經發(fā)表,本刊即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作者寄付稿酬(已含各類文摘、光盤版、網絡版稿酬),并贈送2本樣刊。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