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的檢查是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二站體格檢查的考試輔導,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如下:
全面、仔細、正確地皮膚(包括粘膜)檢查是全身檢查的內容之一,也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一)顏色
皮膚顏色深淺與表皮內色素量的多少、皮膚厚度、毛細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血紅蛋白高低及皮下脂肪的厚薄等均有關,另外與職業(yè)、陽光照射的程度和久暫亦有關。在檢查時應注意暴露部位與不常暴露部位對比;與皮膚橫紋、皺褶部位對比;與粘膜、鞏膜、舌、唇、手足掌、指甲等處對比。
1.蒼白 表現為全身皮膚、粘膜蒼白,可因各種原因的貧血及末梢毛細血管痙攣或充盈不足所致。
2.發(fā)紅 見于發(fā)熱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猩紅熱等,亦可見于阿托品及一氧化碳中毒時。持久發(fā)紅見于庫欣綜合征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部分皮膚病病人。
3.發(fā)紺 較明顯部位是口唇、舌、耳垂、面頰、肢端及甲床等。
4.黃染 表現為皮膚、粘膜呈黃色,包括:
①黃疸:輕者僅見于鞏膜及軟腭粘膜,重時皮膚才出現黃染;
②胡蘿卜素增高。
5.色素沉著 表現為全身或部分皮膚色澤加深,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硬化、肝癌、肢端肥大癥、黑熱病及某些藥物應用等。
6.色素脫失 表現為全身或部分皮膚色素脫失,色澤變淺。全身皮膚色素脫失見于白化病;部分皮膚色素脫失見于白癜風和可能成為癌前病變的白斑。
(二)濕度與出汗
皮膚濕度的高和低、出汗的多和少對協助診斷某些疾病有一定意義。多汗包括:
1.全身多汗 見于風濕病、布氏桿菌病等。表現為夜間睡眠中出汗而醒后汗止者為盜汗,是活動性結核的特征。
2.半身多汗 見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
3.局部多汗 見于交感神經興奮的多汗。
(三)彈性
皮膚彈性與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皮下脂肪及組織間隙內所含液體量的多少有關。檢查皮膚彈性時用食指和拇指將皮膚捏起,然后松開。皮膚彈性良好時在手捏過后很快恢復常態(tài),彈性減退時皺褶持久不消。
(四)皮疹
除皮膚病外,皮疹亦是全身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在臨床上常是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據。發(fā)現皮疹應注意其形態(tài)色澤、分布部位、發(fā)展順序、表面情況、存在時間及有無自覺癥狀等。常見皮疹有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蕁麻疹、皰疹等。
(五)皮膚脫屑
皮膚脫屑對診斷有幫助,如麻疹時為米糠樣脫屑;猩紅熱時為片狀脫屑;銀屑病時為銀白色的鱗狀脫屑。
(六)紫癜
紫癜是病理狀態(tài)下的皮膚下出血,直徑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