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痛經的中醫(yī)辨證處方】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考生順利備考。
辨證論治
首當根據疼痛發(fā)生的時間、部位、性質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虛實寒熱。一般而言,痛發(fā)于經前或經行之初,多屬實;月經將凈或經后始作痛者,多屬虛。辨疼痛之部位以察病位在肝在腎,在氣在血。如痛在少腹一側或雙側多屬氣滯,病在肝;小腹是子宮所居之地,其痛在小腹正中常與子宮瘀滯有關;若痛及腰脊多屬病在腎。詳查疼痛的性質、程度是本病辨證的重要內容。隱痛、酸痛、墜痛、喜揉喜按屬虛;掣痛、絞痛、灼痛、刺痛、拒按屬實。灼痛得熱反劇屬熱,絞痛、冷痛得熱減輕屬寒。痛甚于脹,持續(xù)作痛屬血瘀;脹甚于痛,時痛時止屬氣滯等。此為辨證之大要,臨證須結合月經期、量、色、質,伴隨癥狀,舌、脈及素體和病史綜合分析。痛經以實證居多,而虛證較少,亦有證情復雜,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兼夾者,需知常達變。因本病病位在子宮、沖任,變化在氣血,故治療以調理子宮、沖任氣血為主。治法分兩步:經期重在調血止痛以治標,及時控制、緩減疼痛;平時辨證求因而治本。標本急緩,主次有序地分階段調治。
1.氣滯血瘀證
主癥: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暫減,乳房脹痛,胸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
治法:理氣行滯,化瘀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加減。常用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枳殼、延胡索、五靈脂、丹皮、烏藥、香附、甘草等。
2.寒凝血瘀證
主癥: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月經或見推后,量少,經色黯而有瘀塊,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或溫經散寒湯(蔡小蓀經驗方)。加減。常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等。
3.濕熱瘀阻證
主癥: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不適,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經前加劇,經血量多或經期長,色黯紅,質稠或夾較多黏液,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清熱調血湯(《古今醫(yī)鑒》)加車前子、薏苡仁、敗醬草。加減。常用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黃連、香附、桃仁、紅花、莪術、延胡索、丹皮、車前子、薏苡仁、敗醬草等。
4.氣血虛弱證
主癥: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不適,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調經止痛。
方藥:圣愈湯(《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加減。常用黨參、黃芪、當歸、川芎、熟地黃、生地黃等。
5.腎氣虧損證
主癥:經期或經后1——2天內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酸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質淡紅,苔薄,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精,養(yǎng)血止痛。
方藥:益腎調經湯(《中醫(yī)婦科治療學》)或調肝湯(《傅青主女科》)。)加減。常用熟地黃、山藥、阿膠、當歸、白芍、山茱萸、巴戟天、甘草等。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核:閉經的針灸治療主配穴
以上關于“【痛經的中醫(yī)辨證處方】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的知識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最后祝各位醫(yī)師資格考試備考的考生順利通過考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