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晨還透著一股寒意,火車的嘶鳴聲拉開了一天的序幕。2月8日7點20分,在南昌站的線路上,王泳和工友正圍繞在一架信號機旁忙碌著。
“矗立在千里鐵道線上的信號機就像是火車的‘眼睛’,24小時不間斷地指揮著鐵路線上的列車運行。列車是減速?是停車?還是前進?所有的運行指令,都要通過信號燈光的變化來決定。”作為一名保障著鐵路信號燈正常運行的“眼科醫(yī)生”,南昌鐵路局南昌信號工區(qū)工長王泳的自豪感溢於言表。
打開信號機構,王泳用扳手檢查緊固每個安裝螺絲,然后再用萬用表測試信號燈的電壓數(shù)據(jù)。王泳說:“燈光電壓就像是人體的‘血壓’,太高了容易影響燈泡壽命,低了顯示距離則受限制。”
測完“血壓”,王泳又拿起專用工具,在僅能容下兩只手的狹小空間里,實施“視力矯正手術”。
王泳說:“火車的”眼睛“必須要保証‘視力’為0.8—1.5,也就是說信號燈顯示距離在800米至1500米間。既不能有‘近視’也不能患‘遠視’:因為”近視“就意味著燈光顯示不足,司機無法看清信號﹔‘遠視’司機誤將更遠信號當作前方信號,造成危險。同樣‘偏光眼’和‘色盲’也是大忌:”偏光‘時,司機會誤將臨線信號當作本線信號﹔’色盲‘則為紅、黃、綠燈顏色燈光間竄光,司機難以辨別。“
“紅燈太暗,需要調(diào)整。”說話間,王泳的對講機里,傳來了遠在千米之外工友目測顯示距離的反饋結果。
“現(xiàn)在顯示距離怎么樣了?”
“還是不行,燈光往左再偏一點。”
根據(jù)工友在對講機里的提示,王泳費了好一會兒功夫矯正好了“視力”。由於信號燈鏡面是凸透鏡,只有在方向正確且燈泡光源中心和透鏡中心兩點重合,才能確保“視力”正常。
調(diào)整燈光“視力”是“繡花活”,而對“眼睛”做保養(yǎng)則是件“體力活”。
“信號機外部油漆脫落,標識不夠醒目,會影響司機瞭望效果。”話音剛落,只見懸在半空中的王泳,一只手扶著梯子,一只手拿著蘸滿黑色油漆的刷子利索地涂抹著。他系著安全帶的身子在寒風中不停地搖晃。半個小時的空中作業(yè)后,“眼睛”看起來更加“明亮”,但他的臉頰和身上已經(jīng)被油漆滴落得斑斑點點,儼然像只“花貓”。
他們從一架信號機忙到另一架信號機,從早上一直到臨近中午,四個多小時的連續(xù)作戰(zhàn)后,才背起工具箱返回工區(qū),期間,一趟接一趟滿載旅客的列車從南昌站駛向遠方。
春運期間,由於列車運行更加密集,“眼睛”會產(chǎn)生疲勞。王泳和他的工友每天都將隨時面對這樣的 “矯視力”和檢修保養(yǎng)工作,維護著管內(nèi)30多公里的鐵道線上103架信號機的安全運行。遠程監(jiān)測、現(xiàn)場目測、“實地診療”,“眼科醫(yī)生”們忙碌一天下來,回到家倒頭就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