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對術中減少失血、保持術野清晰、防止重要組織損傷、保證手術安全以及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手術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下列幾種:
(一)鉗夾、結扎止血此法為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即用血管鉗將看得見的出血點進行快速、準確的鉗夾止血。不可盲目亂夾,如出血點因出血而看不清,可用紗布塊壓迫一下,待看清楚后再夾。鉗夾的組織宜少,以免過多地損傷血管周圍的正常組織。表淺的微小血管,單純的鉗夾即可達到止血目的;而較大的出血點,則需在鉗夾后用絲線予以結扎,也可使用電凝。結扎所用的線頭,作為異物長期留在組織之中,可造成感染或引起組織排斥反應,甚至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故在結扎后剪線時,應盡量減短,避免遺留過長線頭,這對整形手術和創(chuàng)面植皮尤為重要。對某些鉗夾組織較多、鉗夾組織的游離端過短以及鉗夾的組織內(nèi)有明顯的血管者,為避免滑脫出血,可加用縫扎。對于大塊的肌束應采取先鉗夾,再剪斷,最后縫扎,才能安全可靠,常用的縫扎方法為貫穿縫合法。
(二)阻斷止血此法為臨床上止血效果最明顯、最可靠的方法,即用鉗夾、結扎和縫扎的方法阻斷知名血管或術區(qū)中較粗大血管的血流,達到區(qū)域止血的目的。
1.知名或較粗血管的阻斷止血:術中處理此類血管,應順其長軸,細心將其從血管鞘中分離解剖出來,再行兩側鉗夾或結扎后剪斷,即可達到防止和減少出血的自的。注意血管結扎切斷后所留下的斷端長度,至少應為該血管管徑的兩倍,并應行雙重甚至三重結扎,才能有效地防止滑脫。對較大動脈的第二次結扎,使用貫穿縫合法,則更為穩(wěn)妥、牢靠。
2.頸外動脈結扎:頸外動脈是口腔頜面部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阻斷結扎或結扎切斷頸外動脈主干或其分支仍不失為預防和處理頜面部手術中出血的重要和有救的方法之一。由于頜面頸部血管側支循環(huán)較多,在臨床上雙側頸外動脈結扎的止血效果比單側結扎更佳,但要注意其適應證,正確選擇。
3.區(qū)域阻斷止血:對血液循環(huán)十分豐富而又不宜使用上述兩種方法止血的組織可采用此法預防和處理出血。在切口周圍或在切除腫物血供的近心端先行圈式或柵欄式縫扎,即可達到明顯減少出血的目的。
(三)壓迫止血使用外力壓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閉塞,從而達到止血效果。對于較大面積的靜脈滲血或瘢痕組織及某些腫瘤(如血管瘤、神經(jīng)纖維瘤和嗜酸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等)切除時的廣泛滲血,可用溫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對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顯出血點的疏松組織出血區(qū),可用荷包式或多圈式縫扎壓迫止血。如組織基底移動性差,不能縫合或縫合效果不佳時,可轉移鄰近肌肉或其他組織覆蓋、填塞加壓止血。骨髓腔或骨孔內(nèi)的出血則用骨蠟填充止血。腔竇內(nèi)出血及頸靜脈破裂出血而又不能縫合結扎時,則可用碘仿紗條填塞壓迫止血,以后再分期逐漸抽除。對急性動脈出血,可選用手指立即壓迫出血點,或壓迫供應此區(qū)知名動脈的近心端,繼而再用其他方法止血。
(四)藥物止血使用藥物止血,可分為全身和局部用藥兩類。
1.全身用藥止血:主要用于凝血機制障礙的病員或在大量輸血時作為輔助性用藥,以增強凝血機理,常用的藥物有止血芳酸、止血敏等。
2.局部用藥止血:術中滲血可使用明膠海綿、淀粉海綿、止血粉等藥物。使用時先將上述藥物敷貼于出血面上,再以鹽水紗布輕壓片刻,即可取得止血效果。為減少術中出血,還可局部注射含有1:1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也可用腎上腺素紗條直接壓迫止血。
(五)熱凝止血使用電刀或光刀手術,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鉗夾止血后使用電凝,可減少線扎,縮短手術時間。
(六)低溫止血低溫降壓麻醉(體溫降至32℃左右)可減少機體周圍組織的血容量,從而有效地減少術中出血。局部冷凍降溫(通常使用液氮)后再行手術,也可明顯地減少出血。
(七)降壓止血術中使收縮壓降至10kPa(80mmHg)左右,即可有效地減少術中出血量。但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以30分鐘左右為宜,且對有心血管疾患的病員禁用。
以上介紹的各種止血方法,應視手術類型、術中出血情況,病員全身及局部情況酌情選用,也可聯(lián)合應用,但不論使用何種方法止血,均應在手術結束沖洗后,反復仔細檢查止血是否徹底,結扎是否牢靠,再次處理明顯的出血點后,再逐層關閉創(chuàng)口,以免術后繼發(fā)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