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沉降率測定是檢驗職稱考試會涉及的內容,為了幫助檢驗職稱考生了解,助力檢驗職稱考生復習,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檢測原理
血流中的紅細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所具有的負電荷等因素而互相排斥使細胞間距離約為25nm,故彼此分散懸浮而下沉緩慢。如血漿或紅細胞本身發(fā)生了改變,則可使血沉發(fā)生變化。目前已知影響血沉增快或減慢的主要因素有:
血漿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膜表現的唾液酸帶有負電荷形成zeta電位,使紅細胞互相排斥而保持懸浮穩(wěn)定性,沉降很慢。但在病理情況下,血漿纖維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致使紅細胞zeat電位降低,彼此易于沾邊成緡錢狀,此種聚集的紅細胞團塊與血液接觸的總面積縮小,受到血漿的阻力減弱而使血沉加快,而白蛋白、糖蛋白等可使血沉減慢。此外血脂與血沉有關,膽固醇可使血沉加快,而卵磷脂可使血沉減慢。
紅細胞因素
正常情況下,紅細胞沉降力和血漿回流阻逆力大體平衡,血沉緩慢。如遇嚴重貧血,由于紅細胞減少總面積,承受血漿的阻逆力減小,因此血沉加快。反之,紅細胞增多癥的血沉減慢。紅細胞形狀對血沉也有一定影響,紅細胞直徑愈大,厚度愈小,血沉愈快。而球形紅細胞不易形成緡錢狀,所以血沉緩慢。
血沉管位置因素
當血沉管垂直而立時,紅細胞所受阻逆力最大。當血沉管傾斜時,紅細胞多沿一側下降,而血漿在另一側上升,致使血沉加快。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的參考值
魏氏法
<50歲: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50歲:男性O~20mm/h,女性0~30mm/h;
>85歲:男性O~30mm/h,女性O~42mm/h;
兒童:O~10mm/h。
潘氏法
成人:男性O~10mm/h,女性O~12mm/h。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的臨床意義
1.血沉增快
(1)生理性:
女性高于男性。婦女月經期、妊娠3個月以上者血沉增快,因生理性貧血、血漿纖維蛋白原增加。
老年人血沉增快,因纖維蛋白原增高。
(2)病理性
1)各種炎癥:急性細菌性炎癥,如α1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C反應蛋白、轉鐵蛋白、纖維蛋白原等急性期反應物增多,2~3d后血沉增快。慢性炎癥,如結核病、結締組織炎癥、風濕熱等,活動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轉血沉減慢,非活動期血沉正常。
2)組織損傷及壞死:組織損傷、手術創(chuàng)傷使血沉增快,若無并發(fā)癥,2~3周內恢復正常。心肌梗死2~3d后血沉增快,持續(xù)1~3周,而心絞痛血沉正常。
3)惡性腫瘤:因α2巨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增高、腫瘤組織壞死、繼發(fā)感染、貧血等因素使血沉增快。良性腫瘤血沉多正常。
4)高球蛋白血癥: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惡性淋巴瘤、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肝硬化、慢性腎炎等因免疫球蛋白增高使血沉增快。
5)貧血:Hb<90g/L使血沉輕度增快,并隨貧血加重而增快,但嚴重貧血時,因紅細胞過少不易形成緡錢狀聚集,血沉加快與紅細胞減少不成正比。
6)高膽固醇血癥: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黏液性水腫、原發(fā)性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等血沉增快。
2.血沉減慢
如真性或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繼發(fā)性纖溶期等血沉減慢。
妊娠婦女老人快,
沉病快炎損傷惡,
高球高膽輕中貧。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的注意事項
(1)抗凝劑與血液比例為1:4。
(2)血沉管內徑應標準(2.5mm),放置要垂直,不得傾斜。
(3)血沉架應避免直接光照、移動和振動。
(4)最適宜溫度為18~25℃,并要求在采血后2h內完成。室溫過高時,應查不同室溫血沉校正表報告校正值。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的質量控制
影響血沉的理化因素與紅細胞數量、表面積、厚度、直徑、血紅蛋白量和血漿等有關。血沉加快的最重要因素是紅細胞相互重疊呈“緡錢”狀或積聚成堆。
影響紅細胞緡錢狀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血漿蛋白質比例
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減緩,大分子蛋白如纖維蛋白原、免疫球蛋白、巨球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使血沉加快。
2.紅細胞數量和形狀
(1)紅細胞數量
數量增多使血沉減慢。但數量太少,則影響了紅細胞緡錢狀形成,導致血沉也減慢。
(2)紅細胞直徑:直徑越大血沉越快,球形紅細胞、鐮形紅細胞使血沉減慢。
3.血沉管
血沉管應完全直立,若血沉管傾斜3°,沉降率增加30%。
4.血樣本
抗凝劑濃度增加、血液凝固使血沉減慢。
5.溫度
室溫過高使血沉加快,室溫過低使血沉減慢。
影響血沉紅細胞漿,
血沉增快紅少徑大,
正電蛋白緡錢狀,
沉管傾斜溫度高,
血液凝固血沉慢。
想要了解更多考點內容可以查看檢驗職稱輔導課程,醫(yī)學教育網推出2022年檢驗職稱考試輔導課程,契合復習備考要求,推出2大班次:無憂實驗班、超值精品班。滿足不同考生的需求!快來一睹為快!立即了解>>
以上“檢驗職稱考點速記!紅細胞沉降率測定原理、參考值及臨床意義”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