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衛(wèi)生網校 > 臨床營養(yǎng)師 > 臨床營養(yǎng)師培訓輔導精華 > 正文

痛風患者應如何飲食?

2020-04-21 17:35 醫(yī)學教育網
|

痛風患者應如何飲食?”相信是準備參加臨床營養(yǎng)師考試的朋友都比較關心上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痛風是因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高尿酸血癥、特征性急性關節(jié)炎反復發(fā)作,形成痛風石,嚴重者可導致關節(jié)活動障礙和畸形,腎尿酸結石和(或)痛風性腎實質病變。

痛風的發(fā)病原因是長期持續(xù)的高尿酸血癥。高嘌呤飲食雖然不是痛風的原發(fā)病因,但高尿酸飲食使腸道吸收嘌呤增加,可使細胞外液尿酸濃度迅速發(fā)生變化,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發(fā)作。不少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病人是在一次暴飲暴食之后,引發(fā)痛風次發(fā)作。從歐美國家的統(tǒng)計資料證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食物結構轉向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當然也是高嘌呤)時,痛風的發(fā)病率也同步升高,這不是巧合,中國部分城市的調查資料也證實了這個結論。

一、嘌呤是什么,與飲食的關系如何?

嘌呤是細胞核的組成元素,不僅我們人體細胞含有嘌呤、幾乎所有動植物細胞都含有嘌呤。正常情況下,從飲食攝入的嘌呤和人體自身代謝生成的嘌呤,會以尿酸的形式通過腎臟從尿中排出,入與出處于報考平衡中,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出現(xiàn)痛風了。

二、痛風營養(yǎng)治療的原則

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攝入,減少尿酸的來源;促進尿酸從體內排出。通過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控制痛風急性發(fā)作,阻止病情加重和發(fā)展,防止并發(fā)癥。

1、限制嘌呤:正常人每天嘌呤攝取量為600~1000mg,痛風患者長期控制嘌呤攝入量。急性發(fā)作時用低嘌呤膳食,每天攝入量在150mg之內,選含嘌呤低的食物,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扁豆、黃豆、濃肉湯及菌藻類等。

2、限制能量:痛風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脂血癥等關系密切。痛風患者中糖耐量減退者占7%~74%,高甘油三酯血癥者達75%~84%.降低體重,限制能量供給,減輕體重能低于理想體重的10%~15%.能量視情況而定,一般在1500~1800kcal之間。切記減肥過快,應循序漸進,因減肥過快,脂肪分解,易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

3、蛋白質:標準體重時蛋白質可按0.8~1.0g供給,全天在40~65g,且應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牛奶、雞蛋;因牛奶、雞蛋不含核蛋白,在蛋白質供給量允許范圍內選用。盡可能不用肉類、禽類、魚類等。如要用,應將瘦肉、禽肉等少量煮沸后啟湯食用。

4、脂肪:脂肪可減少尿酸正常排泄,應適當限制,每天應控制在50g左右。

5、維生素:應供給充足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6、應多供給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每天可食蔬菜1kg,水果4~5次。因痛風患者易患高血壓,因此膳食中應適當限制鈉鹽,一般每天2~5g.

7、水分:每天要多喝水,多食用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每天液體量在2000ml以上,能達到3000ml,以保證每天有一定的尿量,使尿液得到稀釋,促進尿酸的排出。腎衰竭時水分易適量。

8、禁用強烈的香料及調味品如酒和辛辣調味品。過去曾建議禁用咖啡、茶葉和可可,因其分別含有咖啡堿、茶葉堿和可可堿。但實驗證明,咖啡堿、茶葉堿和可可堿在人體代謝中并不產生尿酸鹽,也不在痛風石里沉積,因此,可適量選用。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痛風患者應如何飲食?”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臨床營養(yǎng)師考試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

報考指南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老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題庫軟件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