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主要證候及特征】
脾胃同居中焦,互為表里,既密不可分,又功能各異。胃主受納和腐熱水谷,脾主運化而輸布營養(yǎng)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一納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輸布及生化氣血之功能。大小腸為腑,以通降為順。小腸司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之職,大腸則有傳導(dǎo)之能,二者又皆隸屬于脾的運化升清和胃的降濁。實則陽明,虛則太陰。胃病多實,常有寒客熱積,飲食停滯之患;脾病多虛,易現(xiàn)氣虛、陽虛之疾。胃為陽土,喜潤惡燥,因此胃病多熱,多燥(津傷);脾為陰土,喜燥惡濕,故脾病多寒,多濕。小腸之疾多表現(xiàn)為脾胃病變,大腸之病則為傳導(dǎo)功能失常。若因飲食所傷,情志不遂,寒溫不適,渚蟲感染,藥物損傷,痰飲、瘀血內(nèi)停,勞逸失度,素稟脾胃虛弱和肝、膽、腎諸病干及,可致脾胃納運失司,升降失調(diào),大腸傳導(dǎo)功能失常而罹患脾胃虛弱,脾陽虛衰,胃陰不足,寒邪客胃,脾胃濕熱,胃腸積熱,食滯胃腸,濕邪困脾,肝氣犯胃,瘀血內(nèi)停等諸多脾胃腸證候。
。脾胃虛弱
1.主要脈癥:食少便溏,體倦乏力,少氣懶言,脘腹脹滿,食后尤甚,面色無華,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緩弱。
2.證候特征:本證以脾胃對水谷吸收、運化、輸布的功能障礙并兼一般氣虛證候為特征。中氣下陷與本證有別,中氣下陷是在脾胃氣虛基礎(chǔ)上兼有下墜感或胃下垂、脫肛等臟器組織下垂證候醫(yī)學敎育|網(wǎng)。
。脾陽虛衰
1.主要脈癥:脘腹隱痛或不適,喜溫喜按,腹脹腸鳴,食少,泛吐清水,大便溏薄,面色毗白,肢冷畏寒,神倦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
2.證候特征;具有一般脾氣虛的表現(xiàn)及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肢冷畏寒等陽虛生內(nèi)寒的證候特征。
。胃陰不足
1.主要脈癥:胃脘不舒或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唇燥,干嘔呃逆,大便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2.證候特征:具有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一般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及饑不欲食,干嘔便干等胃納減少,胃失和降的證候特征。
。寒邪客胃
1.主要脈癥:胃脘冷痛,重則拘急作痛,遇寒加劇,得溫痛減,口淡不渴,呃逆嘔吐,舌淡,苔白滑,脈弦或遲。
2.證候特征:具備寒邪襲胃的病史和胃脘冷痛拘急,喜熱惡冷等證候特征。
。脾胃濕熱
1.主要脈癥:胸脘痞悶,脘腹脹痛,終日不解,脘中嘈雜灼熱,口粘口苦,渴不欲飲,納呆,食甜則泛酸,大便粘滯不爽,尿黃短少,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2.證候特征:兼具胸脘痞悶,脘中灼熱,口粘口苦;,渴不欲飲,舌苔黃膩等脾濕胃熱的證候特征。
。胃腸積熱
1.主要脈癥:脘腹灼痛,吞酸嘈雜,渴喜冷飲,消谷善饑,或食人即吐,口干口臭,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
2.證候特征:具有脘腹灼痛,渴飲,便干等胃腸積熱傷津,胃失和降的證候特征。
。食滯胃腸
1,主要脈癥: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吐瀉后則舒,噯腐吞酸,厭食,惡心嘔吐,吐出物臭穢,泄瀉或大便不爽,瀉出物臭如敗卵,舌苔厚膩,脈滑實。
2.證候特征:具有暴飲暴食病史和脘腹脹滿疼痛,得食更甚,噯腐吞酸,厭食等食積的證候特征。
。濕邪困脾
1.主要脈癥:脘悶納呆,口中粘膩,肢體困重,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苔白膩,脈濡緩。
2.證候特征:具有脘悶納呆,肢體困重,苔白膩等濕邪困脾的證候特征。
。肝氣犯胃
1.主要脈癥:胃脘脹滿,攻撐作痛,脘痛連脅,胸悶噯氣,喜長嘆息,惡心嘔吐,吞酸嘈雜,憂思惱怒則痛甚,苔薄白,脈弦。
2.證候特征:具有情志所傷病史及胸脅脹痛,急躁易怒,噯氣嘆息等肝胃氣滯的證候特征。
。瘀血內(nèi)停
1.主要脈癥:脘腹刺痛,痛處不移,按之痛甚,食后加劇,人夜尤甚,或胃腸有包塊,舌質(zhì)紫暗,脈澀。
2.證候特征:具有刺痛有定處,舌質(zhì)紫暗等瘀血的證候特征。
【病機述要】
1.脾胃虛弱素體脾虛,或久病傷脾,或勞倦過度,或飲食所傷,均可損傷脾胃,導(dǎo)致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納運失司,升降失調(diào),而成胃痛、痞滿、嘔吐、呃逆等病證。
2.脾陽虛衰,素體陽虛,或脾病日久傷陽,或過服寒涼傷中,或腎陽不足,失于溫煦,均可致脾陽虛,中焦虛寒,脾失健運,而成腹痛、嘔吐等病證。
3.胃陰不足素體陰虛,或年老津虧,或熱病日久,損傷津液,或久瀉久痢,或吐下太過,傷及陰津,或過食辛辣,或過服辛香燥熱之藥品,損傷胃陰,以致胃陰不足,胃失濡潤,受納與和降失司,而成胃痛、嘔吐、噎嗝等病證。
4.寒邪傷胃外感寒邪,或脘腹受涼,寒邪內(nèi)客于胃,或過服寒涼藥物,或恣食生冷,導(dǎo)致寒邪傷中,胃腑受寒,胃氣失和,而成胃痛、呃逆等病證。
5.脾胃濕熱素體陽盛,感受濕邪,濕從熱化,或嗜食肥甘厚味,或感受濕熱之邪,以致脾失健運,胃腸濕熱,脾胃納運失司,升降失調(diào),形成胃痛、腹痛、泄瀉等病證。
6.腸胃積熱素體熱盛,或寒郁化熱,或過食辛熱,或感受熱邪,陽明熱盛,以致腸胃積熱,胃失和降,大腸傳導(dǎo)功能失常,而成胃痛、腹痛、便秘等病證。
7.食滯胃腸暴飲暴食,或嗜食粘膩,食而不消,食滯胃腸,損傷脾胃,胃失受納與和降之職,大小腸失傳化與分清別濁之功,致成嘔吐、泄瀉等病證。
8.濕邪困脾冒雨涉水,或久臥濕地,或恣食生冷肥甘,以致濕邪內(nèi)停,困脾礙胃,脾失健運升清,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調(diào),而成痞滿、泄瀉等病證。
9.肝氣犯胃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而成胃痛、嘔吐、泄瀉等病證。
10.瘀血內(nèi)停肝胃氣滯,氣滯血瘀,或久病人絡(luò),或離經(jīng)之血留滯,以致血絡(luò)受阻,瘀血內(nèi)停,而成胃痛、腹痛、噎嗝等病證。
【治療要點】
1.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所以在治療脾病時,應(yīng)酌用健脾祛濕之劑,脾濕盛者,少用甘潤滋膩之晶;在治療胃病時,宜酌用甘涼潤降之劑,燥熱傷陰者,慎用辛香燥熱之藥,以防傷陰。
2.脾以升為健,胃以降為和。故在治療脾病時,常用健脾、升提之晶;在治療胃病時,習用和中、降逆之藥。
3.脾病多虛、多寒;胃病多實、多熱。故療脾之虛常用健脾、益氣、溫中之晶;療胃之實多用消導(dǎo)、和胃、瀉熱之藥。
4.胃以通為補,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故治療胃、大腸病證時,常施通降之法。
5.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治療脾胃病時,尤應(yīng)時時顧護胃氣,盡量避免大苦大寒傷脾,大辛大熱傷胃。
6.五臟之邪,皆通脾胃。脾胃腸病證也可由他臟病變所致,如肝克脾土,腎陽不溫脾土等,所以在治療本類病證時,應(yīng)兼治相關(guān)臟腑,全面考慮,整體治療。
7.防治脾胃腸病證時,應(yīng)注意生活調(diào)攝,特別應(yīng)注意飲食。宜進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時進食流質(zhì)飲食,慎食油膩、魚腥、辛辣,忌食生冷、粗硬、醇酒類食物。營養(yǎng)要平衡,避免偏食。進食要有規(guī)律,也可遵醫(yī)囑少食多餐。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食腐餿不潔之食物,可配合食療加以調(diào)養(yǎng)。居處要寒溫適宜,避免冷濕,防止外邪侵襲。注意勞逸結(jié)合,平時加強體育鍛煉,病情較重時,應(yīng)適當休息,必要時須臥床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服藥時要冷熱適宜,對于嘔吐病人,應(yīng)該少量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