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粉仔菜、灰條萊、灰灰菜、灰藋、白藜、澇藜或澇藺。
來源:為藜科藜屬植物藜 Chenopodium albumL.,以全草食用或入藥。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20厘米。莖直立粗壯,有棱和綠色或紫紅色的條紋,多分枝;枝上升或開展。單葉互生,有長葉柄;葉片菱狀卵形或披針形,長3~6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常有不整齊的鋸齒,下面灰綠色,被粉粒。秋季開黃綠色小花,花兩性,數(shù)個集成團(tuán)傘花簇,多數(shù)花簇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花被5片,卵狀橢圓形,邊緣膜質(zhì);雄蕊5個;柱頭兩裂。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內(nèi)或頂端稍露,果皮薄和種子緊貼。種子雙凸鏡形,光亮。
生境分布:生于田間、路邊、曠野宅旁等處。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夏季采,切段曬干用或鮮用。
化學(xué)成分:全植物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L(-)亮氨酸及β-谷甾醇。花序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香莢酸(vanillic acid)。葉含草酸鹽。
藥理作用:灰菜的70%醇浸出物有以下作用:
1、先使動物呼吸促進(jìn),而后抑制,對動物有降壓作用;
2、對動物心臟?,F(xiàn)抑制作用;
3、對末梢血管主要是收縮作用;
4、能使平滑肌運(yùn)動亢進(jìn);
5、使骨骼肌、運(yùn)動神經(jīng)干與末梢呈現(xiàn)麻痹;
6、劑量大時引起數(shù)種動物(蛙、小鼠、鳩、家兔、豚鼠等)呼吸麻痹而致死;用一般劑量連續(xù)給予小白鼠及家兔等,可逐漸產(chǎn)生習(xí)慣,可使麻痹作用減弱,同時耳殼、四肢及尾根等處發(fā)生充血、浮腫、出血等癥狀。
人食灰菜中毒,多因食灰菜后暴露于日光下工作或玩耍而發(fā)病,急性皮炎都發(fā)生在暴露部位,而其他處皮膚及黏膜皆無變化。
性味功能:甘,平。有小毒。清熱利濕,止癢透疹。
主要用法:風(fēng)熱感冒,痢疾,腹瀉,齲齒痛;外用治皮膚瘙癢,麻疹不透。用量50~100克。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或搗爛蒸熱用布包,外用滾胸背手足心,以透疹。幼苗飼牲畜,亦可做野菜食用。種子可榨油。
注意:服用本品后,在強(qiáng)烈日光下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