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概述】干燥綜合征是一種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癥性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因主要侵犯淚腺,故以眼和口的干燥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病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之分,后者除口眼于燥外,尚同時伴發(fā)其他結締組織病,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多見。干燥綜合征任何年齡都可以發(fā)病,但以中年女性居多。本病病程進展緩慢,一般預后良好,伴發(fā)惡性淋巴瘤者,預后較差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干燥綜合征屬中醫(yī)的“燥證”、“燥痹”等范疇。
【病因病理】干燥綜合征的病因為素體陰虛,復感火熱溫燥之邪;或嗜食辛辣香燥、或過服補陽燥劑;或房勞過度,均傷津耗液,致陰虛燥甚而為燥證。
病理變化為火熱溫燥或濕熱毒邪,傷津耗液,致體內陰液不足,臟腑失于滋潤:肝陰不足,則眼干澀,視物模糊;肺胃陰傷,則咽干聲嘶,或干咳便秘。陰虛內熱測五心煩熱。燥熱陰傷,血瘀絡痹測見皮下紫斑、關節(jié)疼痛。病延日久,陰傷氣耗,進而陰損及陽,陰陽俱虧。
【診斷要點】
1.干燥性角膜結膜炎,眼淚減少,甚至外刺激無流淚反應??谇挥谠?,唾液減少?;蛴型萄使腆w食物困難,鼻衄、聲嘶等癥,或有身體下垂部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關節(jié)疼痛,雷諾現(xiàn)象及淋巴瘤等。
2.類風濕因子陽性,抗核抗體陽性,抗甲狀腺抗體陽性,抗唾液腺導管細胞質抗體陽性。唇活組織檢查可見到陽性病灶。
【辯證分型】
1.燥熱陰虧癥狀:兩國干澀,口咽干燥,五心煩熱,小便短赤,大便燥結,或伴干咳無疾。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
證候分析:燥熱陰虧,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肺胃陰傷測口咽干燥,干咳無疾,大便燥結;陰虛內熱,則五心煩熱,小便短赤;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均為燥熱陰虧之征。
2.燥熱血瘀癥狀:口眼干燥,兩國紅赤或有異物感,腮部腫脹熱痛,皮下紫斑,或伴關節(jié)疼痛。舌黯紅或有瘀斑,苔光或薄黃燥,脈細澀。
證候分析:燥熱津傷,失于儒潤,則口眼干燥,或眼中異物感;燥熱入血,血熱內迫,則目赤;血熱瘀毒,則腮部腫脹熱痛;血燥而瘀,溢于肌膚則皮下紫斑;痹阻絡脈測關節(jié)疼痛;舌黯紅或有瘀斑,苔光或薄黃燥,脈細澀,均為燥熱血瘀之征。
3.濕毒化燥癥狀:口苦口黏而干,雙目眵多,但感干燥,腮部腫脹發(fā)酸,牙齦腫痛,胸脘煩悶,納呆食少,口臭,口渴不欲飲,小便短赤,大便溏滯或秘結,關節(jié)紅腫脹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候分析:濕熱毒邪,灼津化燥。邪在肝經壩u雙目眵多,但感于燥;邪在胃經,則腮部腫脹發(fā)酸,牙齦腫痛;邪在中焦,則胸院煩悶,納呆食少,口臭,口渴不欲飲;邪在下焦,則小便短赤,大便搪滯或秘結;濕熱之邪,滯留關節(jié),則關節(jié)紅腫脹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均為濕熱毒邪內盛之征。
4.氣陰俱虧癥狀:形倦神疲,少氣懶言,口干咽燥,聲音嘶啞,兩目干澀,視物模糊,鼻干不適,手足心熱。舌紅胖,苔少而干,脈細數(shù)或細弱。
證候分析:燥熱久稽,陰損氣耗。氣虛,則形倦神疲,少氣懶言;津傷,則口于咽燥,聲音嘶啞,兩目干澀,視物模糊,鼻干不適;陰虛內熱壩U手足心熱;舌紅胖,苔少而干,脈細數(shù)或細弱,均為氣陰俱虧之征。
5.陰陽兩虛癥狀:病延多年,見口、眼、鼻干燥,面色蒼白,關節(jié)隱痛不休,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舌紅或淡,少苦,脈沉弱。
證候分析:病延日久,陰損及陽。陰虧見口、眼、鼻干燥;陽虛氣弱,血不上榮側面色蒼白無華;血失溫運,關節(jié)經絡失養(yǎng)測隱痛不休;肝腎陰虛,虛陽上擾,則頭暈耳嗚;腎虛陽弱,則腰膝酸軟,陽痿不舉;舌紅或淡,少苦,脈沉弱,均為陰陽兩虛之征。
【分型治療】
1.燥熱陰虧治則:清熱養(yǎng)陰生津潤燥。
方藥: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
生地15克麥冬12克玄參12克白芍12克丹皮9克貝母6克石斛15克甘草3克隨癥加減:五心煩熱,少眠溲赤者,加黃連3克、知母10克,以清心瀉火益陰。
2.燥熱血瘀治則:滋陰潤燥,清熱涼血。
方藥:清營湯加減。
水牛角30克玄參12克生地15克麥冬12克丹參15克丹皮12克赤芍15克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竹葉 6克隨癥加減:目澀而痛者,加枸杞子15克、石斛15克、菊花6克,以滋肝清火;腮部腫脹疼痛者,加蒲公英30克、僵蠶10克,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關節(jié)疼痛者,加秦艽12克、桑枝15克、絡石藤15克,以通絡上痛。
3.濕毒化燥治則:清化濕毒,養(yǎng)陰潤燥。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藿香10克茵陳15克黃芩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白蔻仁5克滑石15克(包煎)本通6克沙參12克石斛12克蘆根30克天花粉15克隨癥加減:雙目干澀而痛者,加菊花6克、枸杞子12克,以清肝潤目;口苦口臭者,加黃連3克、竹茹9克,以清胃降逆;大便秘結者,加生地衛(wèi)5克、玄參12克,以養(yǎng)陰潤腸通便。
4.氣陰俱虧治則:益氣養(yǎng)陰、潤燥補虛。
方藥:增液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生地15克玄參12克麥冬12克黃芪20克太子參15克白術12克當歸9克陳皮6克枸杞子15克石斛1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隨癥加減:伴有低熱者,加銀柴胡10克、鱉甲10克、青蒿10克,以清虛熱。
5.陰陽兩虛治則:養(yǎng)陰益陽、潤燥補虛。
方藥:左歸飲加減。
熟地12克山藥15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15克雞血藤30克杜仲12克牛膝12克阿膠9克(烊)鹿角膠(烊)肉桂粉2克(兌服)隨癥加減:四肢不溫者,加當歸9克、細辛3克,以活血通經;大便干結者,加肉蓯蓉15克、玄參12克,以溫潤通便。
【中成藥】
1.杞菊地黃丸 每次6克,每日2次。
2.生脈飲口服液 每次 10rnl,每日 2次。
【簡便方】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山藥、肉蓯蓉各15克,水煎去渣,加牛奶250毫升沖服。適用于干燥綜合征的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大便秘結者。
【其它療法】
食療法: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藕汁(或甘蔗汁)、麥冬汁各適量和勻,代茶頻飲。適用于干燥綜合征的口舌干燥者。
外治法:淡鹽水漱口,甘油潤唇,金霉素或紅霉素眼膏睡前點眼,或平時用生理鹽水滴眼。
針灸療法:針刺選曲澤、大陵、三間、少商、承漿、完骨、外關、中渚、翳風、頰車等穴,每次3~5穴,平補平瀉,留針15分鐘。
【注意事項】
1 .干燥綜合征發(fā)病率較高,合理治療及科學調攝生活,對本病的治療及康復極為重要。
2.平時不宜多用溫燥補藥,忌食辛辣食品及煙酒。
3.避免長期的惡性情緒刺激及勞欲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