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D. Chow et S.M.Hwang勺根。
植物形態(tài):木質(zhì)藤本。莖污黃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葉互生,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葉柄被褐色茸毛??偁罨ㄐ蛴谢?~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狀,略彎曲,上部喇叭狀,先端3淺裂,有黃色斑點;雄蕊6,貼生于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蒴果橢圓形?;ㄆ?~5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疏林中。主產(chǎn)廣東、廣西。
采制:秋、冬季采挖,洗凈、切段,粗根縱切兩瓣,曬干。
性狀:根圓柱形,或?qū)Π肫食砂雸A柱形,梢彎曲,長8~20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多縱皺紋,彎曲處有深橫溝,刮去外皮露出灰黃色皮部;剖開面導(dǎo)管束易成刺片剝下。質(zhì)堅硬,橫切面略粉性,可見細(xì)密的放射狀紋理。味苦。
化學(xué)成分:含木蘭堿(magnoflorine)、馬兜鈴內(nèi)酰胺(aris-tolactam)、馬兜鈴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植物形態(tài):草質(zhì)或近木質(zhì)纏繞藤本。幼枝密生柔毛。葉形狀多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寬2—8厘米,全緣或微波狀,有時3裂,基部圓或近截形,頂端漸尖、鈍或微缺,有小短尖頭,兩面均有柔毛。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淡黃色,花軸有毛;雄花有雄蕊6,分離;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6,離生。核果近球形,兩側(cè)扁,蘭黑色,有白粉?;ü?—10月。產(chǎn)各地,生長在山坡路旁或疏林中;中國除西北地區(qū)外,均有分布。
用途:藤可編織;根含淀粉,可釀酒,入藥有祛風(fēng)通絡(luò),利尿解毒,降血壓的功效。根含木防已堿、異木防已堿、木蘭花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