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知識介紹:羚羊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的角。賽加羚羊棲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開闊地區(qū),在我國公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邊境地區(qū)。
全年均可捕獲,捕得后,將角從基部鋸下。削成薄片,或磨民粉末。野生賽加羚羊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獵。
羚羊角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約長15至33厘米,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滑如玉,無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至16個隆起環(huán)脊,間距約2厘米,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習稱“握之合把”?;恐睆?至4厘米,內(nèi)有堅硬的角柱,習稱“骨塞”,長約占全角的1/3至1/2,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nèi)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察呈結(jié)合部呈鋸齒狀,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zhì)堅硬。氣無,味淡。
以質(zhì)嫩、色白、光潤,有血絲裂紋者為佳。
羚羊角補充信息:
1. 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羚羊角片、羚羊角粉,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2.羚羊角為名貴藥材。今多用同科動物藏羚羊及黃羊的角,作為羚羊角的代用品。
羚羊角適合人群: 脾虛慢驚禁服。
羚羊角食療作用: 羚羊角味咸、性寒,歸肝、心經(jīng),質(zhì)重鎮(zhèn)降;具有清熱鎮(zhèn)驚,平肝熄風,明目退翳,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痙厥抽搐,小兒驚風,癲癇發(fā)狂頭痛眩暈,目赤翳膜,熱毒下血,斑疹,瘡毒。
羚羊角做法指導:
1. 溫熱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痙厥抽搐者,可與鉤藤、菊花、生地、竹茹等配伍。
2. 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羞明者,可與龍草、黃芩、梔子、草決明等到相伍。
3. 肝火上沖,胃氣不降,卒然吐血者,可與大黃、肉桂配伍。
使用提示:內(nèi)服:煎湯,1.5至3克,宜先煎2小時以上;研末,每次0.3至0.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或磨汁涂敷;或研末調(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