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玉竹
別名熒、委萎、女萎、萎yi、葳蕤、王馬、節(jié)地、蟲蟬、烏萎、青粘、黃芝、地節(jié)、萎蕤、馬熏、葳參、玉術(shù)、山玉竹、筆管子、十樣錯、竹七根、竹節(jié)黃、黃腳雞、百解藥、山姜、黃蔓菁、尾參、連竹、西竹、山苞米。
拉丁藥名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為百合科植物(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玉竹的根莖。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jīng)。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吳普本草》:“神農(nóng):苦;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黃帝:辛。”
③《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性平、微溫,入脾。
④《本草新編》:“入心、腎、肺、肝、脾五臟。”
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內(nèi)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
玉竹的作用:
1.玉竹味甘多脂,質(zhì)柔而潤,是一味養(yǎng)陰生津的良藥。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膚狀況,使之柔軟潤滑。起到美容護膚的作用。
2.玉竹含有的甾甙,對心肌的作用與鈴蘭制劑類似。玉竹配糖體對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玉竹煎劑的作用與玉竹配糖體類似。
3.玉竹浸膏腹腔注射,可增強燒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作用,提高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改善脾淋巴細胞對ConA的增殖反應(yīng)。
①《本經(jīng)》:“主中風(fēng)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jié)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
②《別錄》:“主心腹結(jié)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nèi)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加而用之良。”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diào)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⑦李東垣:“潤肺清熱。”“(主)風(fēng)淫四肢不用。”
⑧《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治男婦虛證,肢體酸軟,自汗,盜汗。”
⑨《綱目》:“主風(fēng)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shù),失精,一切虛損。”
⑩《廣西中藥志》:“養(yǎng)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內(nèi)服:煎湯,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熬膏涂。陰虛有熱宜生用,熱不甚者宜制用。
痰濕氣滯者禁服,脾虛便溏者慎服。
1.肺陰虛證。該品藥性甘潤,能養(yǎng)肺陰,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熱。適用于陰虛肺燥有熱的干咳少痰、咳血、聲音嘶啞等癥,常與沙參、麥冬、桑葉等品同用,如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治陰虛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與麥冬、地黃、貝母等品同用。
又因該品滋陰而不礙邪,與疏散風(fēng)熱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陰虛之體感受風(fēng)溫及冬溫咳嗽,咽干痰結(jié)等癥,可使發(fā)汗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留邪,如加減葳蕤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2.胃陰虛證。該品又能養(yǎng)胃陰,清胃熱,主治燥傷胃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與麥冬、沙參等品同用;治胃熱津傷之消渴,可與石膏、知母、麥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此外,該品還能養(yǎng)心陰,亦略能清心熱,還可用于熱傷心陰之煩熱多汗、驚悸等證,宜與麥冬、酸棗仁等清熱養(yǎng)陰安神之品配伍。
①治發(fā)熱口干,小便澀:萎蕤五兩。煮汁飲之。(《外臺》)
②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
③治陽明溫病,下后汗出,當(dāng)復(fù)其陰:沙參三錢,麥門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一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溫病條辨》益胃湯)
④治陰虛體感冒風(fēng)溫,及冬溫咳嗽,咽干痰結(jié):生萎蕤二至三錢,生蔥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錢至錢半,東白禳五分至一錢,淡豆豉三至四錢,蘇薄荷一錢至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通俗傷寒論》加減萎蕤湯)
⑤治卒小便淋澀痛:芭蕉根四兩(切),萎蕤一兩(銼)。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錢,攪令勻。食前分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⑥治男婦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葳參五錢,丹參二錢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澀痛:萎蕤、赤芍藥、當(dāng)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衛(wèi)生家寶方》)
⑧治眼見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兩。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二葉,生姜一片,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服。(《圣濟總錄》甘露湯)
⑨治虛咳:玉竹五錢至一兩。與豬肉同煮服。(《湖南藥物志》)
⑩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沖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飯前服,可治小便不暢,小便疼痛。
⑾玉竹、黨參、丹參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心悸,口干,氣短,胸痛或心絞痛。
⑿玉竹、北沙參各15克,麥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貝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癥。
⒀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烏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代茶飲用,可治熱病傷陰,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飲,大便干燥。
⒁玉竹20~50克,豬瘦肉250克,同煮湯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氣虛乏力等癥。
⒂玉竹、首烏、黃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貧血萎黃,氣陰兩傷,病后體弱等癥。
⒃冠心?。河裰?2克。水煎,代茶飲。適用于心血管疾患,尤其是冠心病。
⒄心律失常:玉竹30克,紅參5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老年心動過緩,期前收縮者。
⒅中風(fēng)半身不遂:玉竹60克,熟地10克,當(dāng)歸10克,天花粉10克,丹參15克,地龍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fēng)屬氣陰兩虛者多獲良效。單用王竹30~60克,最大用到90克,水煎,常服。對中風(fēng)病的預(yù)防和治療均有良好的作用。
⒆慢性支氣管炎:玉竹10克,川貝母10克,知母、批把葉各9克。水煎服,每日l劑。對表現(xiàn)為干咳無疾者有良效。
該品具有促進實驗動物抗體生成,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數(shù)和吞噬指數(shù),促進干擾素合成,抑制結(jié)核桿菌生長,降血糖,降血脂,緩解動脈粥樣斑塊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脈擴張,延長耐缺氧時間,強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還有類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治療心力衰竭:以玉竹為主,治療風(fēng)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等引起的Ⅱ~Ⅲ°心力衰竭5例,服藥后分別在5~10天內(nèi)心衰得到控制。其中3例對洋地黃過敏,服用少量即出現(xiàn)明顯的洋地黃過量反應(yīng),改用玉竹治療后,心衰控制,從未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用法:玉竹5錢,每日1劑,水煎服。5例均停用洋地黃,僅配合應(yīng)用氨茶堿及雙氫克尿塞。
【性狀】 該品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長4~18cm,直徑0.3~1.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huán)節(jié),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zhì)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fā)黏。
【鑒別】 該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扁圓形或扁長方形,外壁稍厚,角質(zhì)化。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shù)黏液細胞,直徑80~140μm,內(nèi)含草酸鈣針晶束。維管束外韌型,稀有周木型,散列。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105℃ 干燥至恒重的無水葡萄糖60mg,置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無水葡萄糖0.6mg)。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0ml、1.0ml、1.5ml、2.0ml、2.5ml、3.0ml,分別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ml,置具塞試管中,分別加4%苯酚溶液1ml,混勻,迅速加入硫酸7.0ml,搖勻,于40℃水浴中保溫30分鐘,取出,置冰水浴中5 分鐘,取出,以第一份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B),在490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測定法 取該品粗粉1g〔同時另取該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圓底燒瓶中,加水100ml,加熱回流1 小時,用脫脂棉濾過,如上重復(fù)提取1 次,兩次濾液合并,濃縮,移至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加乙醇10ml,攪拌,離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50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2ml,照標準曲線的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4%苯酚溶液1ml ”起,依法測定吸收度,從標準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玉竹多糖含量(μg),計算,即得。
該品按干燥品計算,含玉竹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 計,不得少于6.0%。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