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旋覆花
【別名】蕧、盜庚、盛椹、戴椹、飛天蕊、金錢花、野油花、滴滴金、夏菊、金錢菊、艾菊、迭羅黃、滿天星、六月菊、黃熟花、水葵花、金盞花、復(fù)花、小黃花、貓耳朵花、驢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
【英文名】InulaFlower,flowerofJapaneseInula,flowerofLinearleafInula,flowerofBritishInula。
【拉丁藥名】
1.FlosInulaeJaponicae(旋覆花)
2.FlosInulaeBritanicae(歐亞旋覆花)
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歐亞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的干燥頭狀花序。
【功效分類】止咳藥;祛痰藥;軟堅藥;利水藥。
【性味歸經(jīng)】味苦;辛;咸;微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主治】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于風寒咳嗽,痰飲蓄結(jié),胸膈痞滿,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紗布包煎或濾去毛),3-10g。
【注意事項】陰虛勞嗽,津傷燥咳者忌用;又因該品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須布包入煎。
【藥理作用】旋覆花為常用中藥,中醫(yī)常用于治療祛痰。中國多數(shù)地區(qū)使用的旋覆花原植物為菊科植物旋覆花,云南省則用同屬植物水朝陽旋覆花,而湖北省使用湖北旋覆花的花序做旋覆花入藥。
1.咳喘痰多,痰飲蓄結(jié),胸膈痞滿。該品苦降辛開,降氣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滿。治寒痰咳喘,常配蘇子、半夏;若屬痰熱者,則須配桑白皮、瓜蔞以清熱化痰;若頑痰膠結(jié),胸中滿悶者,則配海浮石、海蛤殼等以化痰軟堅。
2.噫氣,嘔吐。該品又善降胃氣而止嘔噫。治痰濁中阻,胃氣上逆而噫氣嘔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此外,該品配香附等,還可治氣血不和之胸脅痛,如香附旋覆花湯(《溫病條辨》)。
【性狀鑒別】該品呈扁球形或類球形,直徑1~2cm??偘啥鄶?shù)苞片組成,呈覆瓦狀排列,苞片披針形或條形,灰黃色,長4~11mm;總苞基部有時殘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狀花1列,黃色,長約1cm,多卷曲,常脫落,先端3齒裂;管狀花多數(shù),棕黃色,長約5mm,先端5齒裂;子房頂端有多數(shù)白色冠毛,長5~6mm。有的可見橢圓形小瘦果。體輕,易散碎。氣微,味微苦。
【顯微鑒別】該品表面觀:苞片非腺毛1~8細胞,多細胞者基部膨大,頂端細胞特長;內(nèi)層苞片另有2~3細胞并生的非腺毛。冠毛為多列性非腺毛,邊緣細胞稍向外突出。子房表皮細胞含草酸鈣柱晶,長約至48μm,直徑2~5μm;子房非腺毛2列性,1列為單細胞,另列通常2細胞,長90~220μm。苞片、花冠腺毛棒槌狀,頭部多細胞,多排成2列,圍有角質(zhì)囊,柄多細胞,2列。花粉粒類球形,直徑22~33μm,外壁有刺,長約3μm,具3個萌發(fā)孔。
【化學(xué)鑒定】取該品粉末2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石油醚(60~90℃)30ml,密塞,冷浸1小時,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干,殘渣加石油醚(60~90℃)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旋覆花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⑴旋覆花:除去梗、葉及雜質(zhì)。
⑵蜜旋覆花:取凈旋覆花,照蜜炙法(附錄ⅡD)炒至不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