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wángbiān名 常綠多漿植物,莖粗壯,有五個棱,有成型的乳頭狀硬刺。原產(chǎn)馬來群島,非沙漠植物,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科屬:大戟科、大戟屬
英文名:(Euphorbia antiquorum)
:喬木狀,莖干肉質(zhì)、粗壯,具5棱,后變圓形。分枝螺旋狀輪生,淺綠色,后變灰,具黑刺。葉片多漿,革質(zhì),倒卵形,基部漸狹,淺綠色。莖葉含白色乳汁、有毒。
喜光,喜溫暖氣候,甚耐干旱。畏寒,溫度偏低時常落葉。
易繁殖,可在5-6月間剪取生長充實的莖段扦插。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可涂草木灰并涼曬數(shù)日;等剪口稍干后,插于素砂土中。插后放半蔭處,不澆水,稍噴霧,保持盆土濕潤。在20-25℃的條件下,40-50天可生根。
要求陽光充足,冬季宜置于向陽房間,溫度維持10-12℃以上,節(jié)制澆水,保持盆土稍干燥。開春后隨溫度升高,可逐漸增加澆水。天暖后可放到陽臺或院子里,但仍應(yīng)節(jié)制澆水。
主要病蟲害:莖腐病、黑霉病等。
適生范圍:原產(chǎn)印度東部。鄢陵各花卉場圃均有栽培。
園林用途:多作盆栽,布置廳、堂,室內(nèi)觀賞。
繁殖與栽培
扦插法繁殖,插后放半陰處,不澆水,稍噴霧,保持盆土濕潤。在20-25℃條件下,40-50天生根。要求陽光充足,北方盆栽植株冬季濕度應(yīng)維持在10-12℃以上。
應(yīng)用
北方多盆栽觀賞,暖地可露地栽培。
霸王鞭,常見病害之一,引種區(qū)零星分布,病株較健株稍矮小。
癥狀
霸王鞭葉片上分布大小不一的褪綠黃斑,有的相互連接,黃斑透過葉片背面。
發(fā)病規(guī)律
病毒引起。該病在一些花圃零星發(fā)病。全株性病害。可借扦插繁殖傳播。其他傳毒介體不明。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減輕癥狀。霸王鞭喜強光,高溫,耐干旱,不耐寒,宜栽植于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注意施肥。忌栽于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平時澆水不要過多,尤忌積水。
(2)從無病健株上采集接穗扦插繁殖,不要自病株采集接穗繁殖。
(3)如將其作為園藝品種栽培,應(yīng)嚴格控制范圍,防止大面積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