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法起源于20世紀初,1906年俄國植物學家米哈伊爾·茨維特用碳酸鈣填充豎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脫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經過一段時間洗脫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鈣柱中實現(xiàn)分離,由一條色帶分散為數(shù)條平行的色帶。由于這一實驗將混合的植物色素分離為不同的色帶,因此茨維特將這種方法命名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這個單詞最終被英語等拼音語言接受,成為色譜法的名稱。漢語中的色譜也是對這個單詞的意譯。
茨維特并非著名科學家,他對色譜的研究以俄語發(fā)表在俄國的學術雜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歐洲正常的學術交流被迫終止。這些因素使得色譜法問世后十余年間不為學術界所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直到1931年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庫恩將茨維特的方法應用于葉紅素和葉黃素的研究,庫恩的研究獲得了廣泛的承認,也讓科學界接受了色譜法,此后的一段時間內,以氧化鋁為固定相的色譜法在有色物質的分離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譜。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