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作用血竭水浸劑(1:2)在試營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止血作用
動物實驗證明,本品能顯著縮短家兔血漿再鈣化時間,從而增加其凝血作用。對血液流變性的影響:血竭水煎醇沉液(1:1)0.5ml/kg肌內(nèi)注射連續(xù)3周,使兔血紅細胞壓積減少,紅細胞及血小板電泳時間縮短,但對全血粘度比值及血漿粘度比值無明顯影響。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
血竭水煎醇沉液(1:1)0.1ml體外試驗,加于0.5ml富血小板血漿內(nèi),對ADP誘導(dǎo)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性味甘咸,平。
①《雷公炮炙論》:味微咸甘。
②《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
③《本草蒙筌》:味辛咸,氣平,有小毒。
歸經(jīng):入心、肝經(jīng)。
①《綱目》:手足厥陰。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足厥陰,手少陰經(jīng)。
③《本草新編》:入腎。
功用主治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損,內(nèi)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瘰疬,臁瘡潰久不合。
①《唐本草》:主五臟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創(chuàng)生肉。
②《海藥本草》:主打傷折損,一切疼痛,補虛及血氣攪刺,內(nèi)傷血聚,并宜酒服。
③《日華子本草》:治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者,敷。此藥性急,亦不可多使,卻引膿。
④王好古:補心包絡(luò),肝血不足。
⑤《綱目》:散滯血諸痛,婦人血氣,小兒瘈疭。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研末,1~3分;或入丸劑。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藥內(nèi)敷貼。
用藥禁忌
①《日華子本草》:得密陀僧良。
②《本草經(jīng)疏》:凡血病無瘀積者不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