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1月06日 19:00-21:00
詳情11月07日 19:00-22:00
詳情【概述】
黃疸是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證。黃疸一般分陽黃、陰黃兩類。陽黃病程短,病勢急,屬于急癥,其中傳變急速,病情更為兇險者,稱為急黃。本節(jié)著重討論陽黃。針灸治療本證。始見于《針灸甲乙經(jīng)·卷十一》:“黃疸刺脊中”,并據(jù)黃疸的不同癥候,分列主治俞穴。《肘后備急方》提出割舌下血脈治療“急黃”。古人對本證救治十分重視,孫思邈在列舉各種針灸藥物之法后,指出:“黃疸之為病,若不急救多致于處,所以具述古今湯藥灸锃方法”(《千金翼方·卷十八》)。宋《太平圣惠方》用點烙法治療三十六種黃疸,頗為獨特。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黃疸與本證含義相當。故凡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膽道疾患等均可按此辨治。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病因病機】
黃疸主因是濕邪為患。多由于感受時邪,郁而不達,風去濕留;或因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濕濁內(nèi)生。陽黃者為濕蘊久而從熱化,濕熱交蒸,郁于肝膽,不得泄越,肝失疏泄,膽汁不能循常道,故侵淫肌膚而外顯。若為疫毒所犯,起病更急,致膽汁泛濫,傳變迅速,而損及多個臟器。
【辯證分型】
陽黃,癥見目黃、身黃,其色鮮明,小便深黃,發(fā)熱口渴,脅滿腹脹,煩躁不安。脈象弦數(shù),舌苔黃膩,舌質(zhì)紅絳。如為急黃,則見重度黃染,高熱神昏,煩渴嘔惡,苦黃燥而干等癥。
【治療】
1.治則: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2. 處方:脾俞、陽陵泉、太沖、至陽;急黃加大椎、膽俞、涌泉。
3.方義:陽黃,乃脾胃濕熱薰蒸所致,取背輸穴脾俞,瀉其濕熱;肝膽被郁,功能失職,致遍身發(fā)黃,故選膽經(jīng)之合陽陵泉、肝經(jīng)之原太沖穴以疏泄肝膽,令膽汁得循常道。至陽位于督脈,是退黃之驗穴。急黃勢急病重,宜急取大椎穴清瀉熱毒,膽俞利膽退黃,涌泉穴引熱下行、醒腦定神。
4. 治法:首先在陽陵泉穴區(qū)按壓得敏感點,即予深刺施瀉法,持續(xù)運針片刻;繼刺脾俞,平補平瀉,至陽、太沖亦用瀉法。然后,均留針20分鐘~30分鐘。如為急黃,大椎、涌泉施涼瀉法,涌泉亦可以三棱針點刺出血。膽俞深刺,平補平瀉法,刺激宜強。
急黃,尚需配合其他中西醫(yī)療法。
5. 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黃疸: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章門主傷飽身黃;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太沖主黃疸熱中喜渴”:“勞宮主黃疸目黃”。
《類經(jīng)圖翼·十卷》:“鼻交頞中:……黃疸急黃,此一穴皆主之。針入六分,得氣即寫,留三呼五吸不補”。
《通玄指要賦》:“胸結(jié)身黃,取涌泉而即可”。
《針灸逢源·卷五》:“遍身面目俱黃,小便黃赤或不利:脾俞、然谷、涌泉”。
《神灸經(jīng)綸·卷三》:“黃疸:公孫、至陽、脾俞、胃俞。酒疸目黃面發(fā)赤斑:膽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