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失弛緩癥治療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1.內科療法
服用鎮(zhèn)靜解痙藥物,如口服1%普魯卡因溶液,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以及近年試用的鈣抗拮劑硝苯吡啶等可緩解癥狀。為防止睡眠時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墊高床頭。
2.內鏡治療
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觀念的深入,新的醫(yī)療技術及設備不斷涌現(xiàn),內鏡下治療賁門失遲緩癥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很多新進展。傳統(tǒng)內鏡治療手段主要可包括內鏡下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治療、鏡下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以及內鏡下微波切開及硬化劑注射治療等。
3.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
治療賁門失遲緩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OEM手術無皮膚切口,通過內鏡下賁門環(huán)形肌層切開,最大限度地恢復食管的生理功能并減少手術的并發(fā)癥,術后早期即可進食,95%的患者術后吞咽困難得到緩解,且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率低。由于POEM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恢復特別快,療效可靠,或許是目前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最佳選擇。
4.手術治療
對中、重度及傳統(tǒng)內鏡下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應行手術治療。賁門肌層切開術(Heller手術)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術式。可經胸或經腹手術,也可在胸腔鏡或者腹腔鏡下完成。遠期并發(fā)癥主要是反流性食管炎,因而有不少人主張附加抗反流手術,如胃底包繞食管末端360度(Nissen手術)、270度(Belsey手術)、180度(Hill手術)或將胃底縫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Dor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