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
性狀鑒別 全體集結成疏松的團狀,上端有分離的殘莖,圓柱形,中空,長2.5-6.5cm,外包數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葉鞘;下端簇生多數須根。須根細長而彎曲,直徑l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表皮脫落后顯白色,略具縱皺紋。體輕,質軟,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少數殘存,壁略木栓化,棕黃色。皮層寬廣,外皮層細胞與表皮細胞上下交錯排列;下方為I列小形木化厚壁細胞,4-6角形;其內為多列薄壁細胞,放射狀排列;多數細胞分離解體,形成大的氣腔,僅有細胞壁殘存,近內皮層的薄壁細胞小,內皮層細胞的內側壁加厚。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初生木質部多原型,韌皮部束位于木質部弧角間,后生木質部有5個大導管,木纖維發(fā)達。髓部細胞壁厚,木化。
【鑒別】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0.1g,加70%乙醇2ml,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溫浸30分鐘,過濾。濾液供點樣用,以果糖烯酸液對照。分別點樣于硅膠G薄板上,用乙酸乙酯-甲醇-乙酸-水(12:3:3:2)展開,以α-萘酚硫酸試液噴霧后加熱顯色,供試品與對照品在相應位置處顯相同色斑。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撈出瀝干水,初段,干燥。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段片或集結成疏松團狀。根莖段呈圓柱形,黃棕色,直徑3-6mm,中空。根段外表棕黃色或黃白色。體輕,氣微,味淡。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性味】甘;平。
【歸經】肝;
【功能主治】養(yǎng)陰除熱;止汗。主治陰虛發(fā)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場,15-30g,大劑量可用60-120g.以鮮品為佳。
【臨床應用】用于陰虛發(fā)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養(yǎng)胃陰、除虛熱和止汗作用。對病后陰虛發(fā)熱及肺癆蒸熱盜汗者,尤為適宜。單用力薄,常隨證配伍,如陰虛發(fā)熱,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麥冬、地骨皮之類以養(yǎng)陰清熱;自汗盜汗者,配浮小麥、牡蠣之類以斂汗?!端拇ㄖ兴幹尽?960年版:配苡仁、白蔻、陳皮、谷芽,治胃弱食少;配黃芩、白術能安胎。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