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A族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有發(fā)熱,咽炎、草莓舌、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疹退后皮膚脫屑。
(一)病因
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對人類的主要致病菌株,有較強的侵襲力,能產生紅疹毒素,是本病的致病菌。全年均可發(fā)病,但以冬、春季多見。傳染源為患者和帶菌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破損的皮膚傳播,引起“外科型”猩紅熱。
(二)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1~6天;外科型1~2天。
1.典型病例可分以下3期
?。?)前驅期:起病急,發(fā)熱,咽痛、咽部及扁桃體充向水腫明顯,扁桃體腺窩處可有點狀或片狀白色膿性分泌物。軟腭處可見針尖大小出血點或紅疹。頸及頜下淋巴結常腫大并有壓痛。
?。?)出疹期:起病1~2天出疹,皮疹從耳后,頸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軀干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其特點為全身皮膚在彌漫性充血發(fā)紅的基礎上,廣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存在密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集而均勻的紅色細小丘疹,觸之似砂紙感,壓之暫呈蒼白,此即為貧血性皮膚劃痕征。面部潮紅,口唇周圍發(fā)白,形成口周蒼白。病初舌被覆白苔,以后白苔脫落,舌面光滑鮮紅,舌乳頭紅腫突起,稱為楊梅舌。皮疹在腋窩、肘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點形成紫紅色線條,稱帕氏線。
?。?)恢復期:一般情況好轉,體溫降至正常,皮疹于3~5天后顏色轉暗,逐漸隱退。并按出疹先后順序脫皮,先從面頸部糠屑樣脫皮,漸及軀干、四肢、手足可呈大片狀脫皮。脫皮程度與時間、隨皮疹輕重而異。
2.除了上述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外,還有特殊表現(xiàn)型,包括膿毒型、中毒型、外科型。
(三)治療
1.一般療法:隔離,臥床休息,供給充分水分和營養(yǎng),防止繼發(fā)感染。
2.抗菌療法:首選青霉素,每日5萬U/kg,分2次肌注,嚴重感染者,劑量可加大到10-20萬U/kg靜脈滴注。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者,可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紅霉素或頭孢菌素治療。
?。ㄋ模╊A防:隔離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養(yǎng)3次陰性。對接觸者有條件者可做咽拭子培養(yǎng)。對可疑猩紅熱、咽峽炎患者及帶菌者,都應給予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