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第一部分
part 2:診斷學復習筆記(二)
試述現病史問診的內容?
現病史:是病史中的總體部分,它記述患者病后的全過程,即發(fā)生、發(fā)展、演變和診治經過。
現病史問診內容包括:
1. 起病情況與患病時間;2。主要癥狀的特點;3。病因與誘因;4。病情的演變與發(fā)展;
5.伴隨癥狀; 6。診治經過; 7。病程中的一般情況;
試述咯血與嘔血的鑒別要點?
咯血 | 嘔血 |
病因 | 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肺炎、肺膿腫、肺癌、心臟病等 | 消化性潰瘍、肝硬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膽道出血等。 |
出血前癥狀 | | 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等 |
出血方式 | 咯出 | 嘔出 |
血色 | 鮮紅 | 棕黑、暗紅、有時鮮紅 |
血中混有物 | 痰、泡沫 | 食物殘渣、胃液 |
反應 | 堿性 | 酸性 |
黑便 | 除非咽下,否則沒有 | 有,可胃柏油便,嘔血停止后仍持續(xù)數日 |
出血后痰性狀 | 常有血痰數日 | 無痰 |
試述常見異常呼吸類型的病因和特點?
類型 | 特點 | 病因 |
呼吸停止 | 呼吸消失 | 心臟停搏 |
Biot’s呼吸(比奧氏,間停呼吸) | 規(guī)則呼吸后出現周期呼吸,停止又開始呼吸。 | 顱內壓增高,藥物引起呼吸抑制,大腦損害,(延髓水平) |
Cheyne-Stokes呼吸(陳-施氏,潮式呼吸) | 不規(guī)則呼吸呈周期性,呼吸頻率和深度逐漸增加和逐漸減少以至呼吸暫停,相交替出現。 | 藥物導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衰,大腦損傷(腦皮質水平) |
Kussmaul呼吸 | 呼吸深快,并有過度通氣現象 | 代謝性酸中毒 |
抑制性呼吸 | 胸部發(fā)生劇烈疼痛所致的呼氣相突然中斷,呼吸短暫地突然受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較正常淺而快。 | |
嘆息樣呼吸 | 一段正常呼吸節(jié)律中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嘆息聲。 | 功能性改變,見于神經衰弱,精神緊張或抑郁癥。 |
什么叫做S2的固定分裂?其產生機制式什么?
S2固定分裂:指S2分裂不受吸氣,呼氣的影響,S2分裂的兩個成分時距較固定。
發(fā)生機制:先心病房間隔缺損有左房向右房的血液分流,右心血流增加,排血延長,肺動脈瓣關閉明顯延遲,導致S2分裂,當吸氣時,回心血量增加,使右房壓力暫時性增高以致左向右分流稍減,抵消了呼氣導致的右心室血流增加的改變,因此其S2分裂的時距較為固定。
五。什么叫做發(fā)熱,熱型?試述常見熱型?
發(fā)熱: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范圍。
熱型:發(fā)熱患者在不同時間測得的體溫數值分別記錄在體溫單上,將各體溫數值點連接成體
溫曲線,該曲線的不同形態(tài)稱為熱型。
臨床上的常見熱型:1. 嵇留熱: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40C度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H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C度。(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
2. 馳張熱:體溫常在39C度以上,波動幅度大,24H內波動范圍超過2C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化膿性炎癥)
3. 間歇熱:體溫驟升達高峰后持續(xù)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xù)一天至數天,如此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出現。(瘧疾、急性腎盂腎炎)
4. 波狀熱:體溫逐漸上升達39C度或以上,數天后又逐漸降至正常水平,持續(xù)數天后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布魯菌?。?
5. 回歸熱:體溫急驟上升至39C度或以上,持續(xù)數天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核無熱期各持續(xù)若干天后規(guī)律性交替一次。(回歸熱、霍奇金病、周期熱)
6. 不規(guī)則熱:發(fā)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guī)律。(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
一.體溫上升期:疲乏無力,肌肉酸痛,皮膚蒼白,危寒或寒戰(zhàn)等現象。
二.高熱期:寒戰(zhàn)消失,皮膚血管由收縮轉為舒張,使皮膚發(fā)紅并有灼熱感,呼吸加深加快,開始出汗并逐漸增多。
三.體溫下降期:出汗多,皮膚潮濕。
試述發(fā)熱的病因分類:
感染性發(fā)熱:
非感染發(fā)熱:
1. 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
1,機械性、物理或化學性損害;2,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3,組織壞死與細胞破壞。
2. 抗原抗體反應(風濕熱,血清病,藥物熱,結締組織?。?
3. 內分泌代謝障礙(甲亢,重度脫水)
4. 皮膚散熱減少(廣泛性皮炎,魚鱗癬,慢性心力衰竭)
5. 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失常:
1,物理性:中暑
2,化學性:重度安眠藥中毒
3,機械性:腦出血,腦震蕩,顱骨骨折
6.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1,原發(fā)性低熱:
2,感染后低熱:
3,夏季低熱:
4,生理性低熱:水腫人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
7. 試述心源性水腫與腎源性水腫的鑒別?
什么叫做發(fā)紺?試述發(fā)紺有哪些病因分類?
發(fā)紺: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現。
病因分類:
1,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
中心性發(fā)紺:全身性的,除四肢與面頰外,亦見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與軀干的皮膚,但皮膚溫暖。(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
2, 肺性發(fā)紺:(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肺血管疾病)
3, 心性混血性發(fā)紺:(發(fā)紺性先心病,法四,艾生曼格綜合征)
4, 周圍性發(fā)紺:周圍循環(huán)血流障礙所致,常見于肢體末梢與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與鼻 尖,這些部位的皮膚溫度低,發(fā)涼,若按摩或加溫耳垂與肢端,使其溫暖,發(fā)紺即可消失。
5, 淤血性周圍性發(fā)紺:
6, 缺血性周圍性發(fā)紺:
7, 混合性發(fā)紺:中心性與周圍發(fā)紺同時并存。
心力衰竭(左心、右心、全心)
二。血液中存在異常血紅蛋白衍生物藥物或化學物質中毒所致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特點為急驟出現,暫時性病情嚴重,經過氧療青紫不減,抽出的靜脈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氣中也不能轉變?yōu)轷r紅色,使用還原藥物不使青紫消退。
先天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自幼即有發(fā)紺,有家族史,身體一般健康狀態(tài)情況較好。
硫化血紅蛋白血癥:特點是持續(xù)時間長,可達幾個月或更長時間,紅細胞壽命正常,血液呈藍褐色,通過光鏡檢查可確定硫化血紅蛋白的存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八。試述腹痛(內臟性,軀體性,牽涉痛)的機制與特點?
內臟性腹痛:腹內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號經交感神經通路傳入脊髓。
特點:1,伴痛部位不確定,接近腹中線,2,疼痛感覺模糊,多為痙攣不適,鈍痛,灼痛3,常伴惡心,嘔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經興奮癥狀。
軀體性腹痛:來自腹膜壁層及腹壁的痛覺信號,經體神經傳至背部神經根,反映道相應脊髓節(jié)段所支配的皮膚特點:1,定位準確,可在腹部一側,2,程度劇烈而持續(xù),3,可有局部腹肌強直4,腹痛可因咳嗽,體位變化而加重牽涉痛:腹部臟器引起的疼痛刺激經內臟神經傳入,影響相應的脊髓節(jié)段,而定位于體表,更多具有體神經傳導特點特點:疼痛程度劇烈,部位明確,局部有壓痛,肌緊張以及感覺過敏等。
三種絞痛之鑒別
疼痛類別 | 疼痛部位 | 其他特點 |
腸絞痛 | 多位于臍周圍,下腹部 | |
膽絞痛 | 多位于右上腹,放射至右背部與右肩胛 | 常有黃疸,發(fā)熱,肝吸蟲及或Murphy征陽性 |
腎絞痛 | 位于腰部并向下放射達于腹股溝外生殖器及大腿內側 | 常有尿頻,尿急,小便含蛋白質,紅細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