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本病的病因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許多事實證實該病毒與AIDS的關系密切,表現(xiàn)為:在患者的淋巴樣細胞和體液(精液、唾液及腦脊液)中可分離出HIV;抗HIV抗體幾乎在90%的患者中可被檢出,與正常人群中1%的檢出率相比有顯著的差別;此外,與HIV有交叉反應的STLV-Ⅲ在獼猴中能引起AIDS樣病。
AIDS病的主要傳染途徑為:①性交接觸感染,最為常見;②應用污染的針頭作靜脈注射;③輸血和血制品的應用;④母體病毒經(jīng)胎盤感染胎兒或通過哺乳、粘膜接觸等方式感染嬰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HIV選擇性地侵犯和破壞TH細胞是AIDS發(fā)病的癥結所在,由于HIV與TH細胞表面的CD4分子高度親和,因而CD4分子可認為是HIV的受體乃入侵門戶。HIV為一種C型逆轉錄病毒,分核心及包殼二大部分,包殼的糖蛋白gp120和ap41可先后與TH細胞膜上的CD4分子結合而進入TH細胞。在細胞內(nèi),病毒基因經(jīng)逆轉錄而產(chǎn)生前病毒DNA,后者一經(jīng)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即可轉錄出完整的病毒顆粒,大量病毒顆粒在CD4+細胞膜處通過出芽而釋放,并導致該細胞的溶解和死亡。由于TH細胞是調節(jié)整個免疫系統(tǒng)的樞紐細胞,TH細胞的消減必然影響到IL-2、γ-干擾素以及激活巨噬細胞、B細胞等有關的多種淋巴因子的分泌,將進一步影響TH細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細胞的功能,包括:①TH細胞克隆增生和混合淋巴細胞反應降低,淋巴因子減少,對可溶性抗原的反應也減弱;②Ts(Tc)細胞克隆增生降低,特異性細胞毒反應減少;③NK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功能降低;④B細胞在特異性抗原刺激下不產(chǎn)生正常的抗體反應,而原因不明的激活和分化引起高丙種球蛋白血癥;⑤巨噬細胞對一般信號無反應,溶解腫瘤細胞、殺滅胞內(nèi)寄生菌、真菌、原蟲的功能減弱。
近年來發(fā)現(xiàn)HIV尚可感染組織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由于巨噬細胞表面亦有少量CD4分子存在,因此其感染方式可通過HIV的gp120與CD4分子結合;更主要是通過抗HIV的凋理,經(jīng)巨噬細胞的Fc受體吞噬HIV而使細胞受染。在巨噬細胞內(nèi)復制的病毒,通常貯藏于胞漿內(nèi),不像TH細胞那樣在胞膜上大量出芽,因而巨噬細胞不會迅速死亡,反可作為“地下工廠”及運載工具將病毒運至其他部位。例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腦組織,以小膠質細胞內(nèi)含的HIV最多,但可能來自巨噬細胞的運送。受HIV感染后的巨噬細胞,其遞呈抗原及分泌單核因子等功能亦將受到抑制。
綜合以上后果,導致嚴重免疫缺陷,構成了AIDS發(fā)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此外遺傳素質對本病的發(fā)生也可能有一定影響,ADIS患者中HLA-DR5抗原陽性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