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形外科與口腔科,采用標準攝影技術(standard photographic technique)拍攝照片十分重要。臨床照片應當采用相同鏡頭、鏡頭設置、光線、膠片和病人體位而攝取,以保證其可重復性和對比性。以下對有關技術和標準作一簡介,供臨床拍攝時參考。
器材 臨床攝影多采用35mm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無論使用何種相機,其取景器內(nèi)需有網(wǎng)格屏幕,標有水平線和垂直線,以幫助病人體位擺放,這是保證照片一致性與可重復性的第一步。為了適應拍攝需要,準備2只帶有微距功能的變焦鏡頭,一只為50~60mm的短焦距鏡頭,主要用于體型及較大范圍的拍攝。另一只為90~105mm的長焦距鏡頭,用于頭部及近距離拍攝。此種鏡頭的變形率最小,能夠準確顯示被攝者的面部形態(tài)。典型的微距鏡頭(macro lens)具有一定的變焦范圍,包括距離(feet, meter)和復制比(reproduction ratio),可根據(jù)需要加以調(diào)節(jié)。
光線安排 準備2只或更多的閃光燈,或安裝在相機上,或在室內(nèi)布光。布置室內(nèi)光源時,2只主光源應與被攝者呈45.角,必要時應加輔助光源,包括在離背景3 feet(91cm)處、45.角設置2個背景光源,用于消除背景陰影。主光源功率250W即可,背景光源的功率可更小,以降低成本。在主光源前面放一軟箱或攝影傘間接反光,可使光線柔和。
大多數(shù)安裝在相機上的閃光燈為自動曝光,如使用喙庠醋爸茫υ詒簧閭邇懊娣胖貌夤獗?flash meter),以測定從一個或多個光源投射到被攝體的光線量。在給定的ISO膠片速度下,可從測光表上讀出適當?shù)腇值(F-stop,光圈刻度),然后據(jù)此數(shù)值調(diào)整鏡頭光圈。如果閃光系統(tǒng)與膠片速度保持不變,光圈在以后即不需再作調(diào)整。
背景 經(jīng)過對不同顏色的多次試驗,目前確定,無論是拍攝黑白或彩色照片,背景取天藍色(sky blue)最令人賞心悅目。背景紙的寬度一般為4或8 feet(120cm或240cm)。
附件 為了保證拍攝時的穩(wěn)定性,建議采用三角架固定相機,以利于前后移動。如相機位置不動僅調(diào)整鏡頭焦距,則取景框內(nèi)的物體大小將會改變。室內(nèi)拍攝時,在環(huán)境中設置標記,讓病人注視標記,以保證拍攝姿勢一致。拍照前,應取得病人的書面同意,并說明用途(商業(yè)宣傳、發(fā)表論文、資料保存等)。
膠片可根據(jù)需要選用彩色幻燈片,黑白或彩色印刷膠片。Kodachrome 64一直是公認的首選彩色正片,也可使用Ektachrome,F(xiàn)uji等正片。
病人準備 面部:頭發(fā)需卷離面部,置于耳后,用發(fā)卡固定。耳環(huán)、項鏈、眼鏡等需暫時取下,根據(jù)情況適當化妝或不化妝。軀干:脫下衣服,頸部垂飾暫時取下或置于背部,需要時讓病人著攝影服。手:遠離背景,手環(huán)或袖口勿入取景框內(nèi)。下肢:背景置于地上,病人站立于背景上,照片內(nèi)不能出現(xiàn)地板原形。
拍攝技術 ①確定每一畫面的解剖標志。②確定適當?shù)奈锞嗷驈椭票龋菇馄蕵酥疚挥谌【翱騼?nèi)。③調(diào)整病人體位于標準可重復位。④在同一水平固定鏡頭,確定畫面大小。⑤在網(wǎng)格屏幕上固定病人位置,確保位置一致。⑥移動相機,在某一特定焦點調(diào)焦、拍攝。每次拍攝前,都要仔細檢查快門速度和光圈,在測光表或相機上調(diào)定膠片速度,并適當掌握相機的方向。
操作步驟面部全面像 鏡頭90~105mm,距離38 feet(96cm),復制比1:9.相機豎放,解剖標志如下。正面像:上至頭頂,下達鎖骨頭,眼睛正視相機。斜面像:轉(zhuǎn)動病人腳和肩,使鼻根點居內(nèi)毗遠中位,眼睛正視前方。側(cè)面像:轉(zhuǎn)動病人,使人中嵴重迭為一直線,頭勿傾斜,兩眼正視前方。
面部近攝像 鏡頭90~105mm,距離21 feet(53cm),復制比1:4.相機橫放,解剖標志如下。眼或鼻:眼眉至上唇。鼻底:鼻尖與上瞼皺襞重齊??谇唬喊ū羌夂皖W部,病人位置及標志同全面像。焦點:唇或睫毛。
牙 應使用環(huán)行閃光燈(ring flash)和撐口器,范圍自鼻根至頦部。
耳 鏡頭90~105mm,距離19 feet(48cm),復制比1:3(前、后像時為1:9),相機豎放,近攝及拍攝前、后頭像。
TRAM 鏡頭50~60mm,距離3 feet(91cm),復制比1:12.相機豎放,解剖標志為正面像:上為鎖骨、肩,下達恥骨,兩臂居側(cè)方。斜面像:病人轉(zhuǎn)動45.,臂遠端略向后展。焦點:臍。
乳房 鏡頭50mm,距離3 feet(9lcm),復制比1:12.相機橫放,解剖標志為正面像:包括鎖骨、肩、雙臂居外。斜面像:病人轉(zhuǎn)動45.,臂遠端略后展。焦點:近乳頭。
腹部 鏡頭50~60mm,距離3 feet(91cm),復制比1:12.相機橫放,解剖標志為正面像:乳房下襞至大腿根部,雙臂在乳房上方交叉。斜面像:病人轉(zhuǎn)動45……焦點:恥骨。
臀部或大腿 鏡頭50~60mm,距離3 feet,復制比1:12.相機豎放,解剖標志:恥骨上至膝下,雙臂在乳房上方交叉,雙腳分立,以充分顯露大腿內(nèi)側(cè)。焦點:攝影服。
腿或腳 鏡頭、距離、復制比同臀部。相機豎放,解剖標志:膝上至足下。焦點:膝。
前臂 鏡頭90~105mm,距離5.6 feet(170cm),復制比1:11.相機豎放,解剖標志包括指尖及肘。
手 鏡頭100~105mm,距離3.5 feet(106cm),復制比1:5.相機橫放,解剖標志包括腕及前臂。
手指 鏡頭90~105mm,距離20 feet(50cm),復制比1:11.相機橫放,解剖標志:指尖及掌指關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