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開寶本草》:金蛇,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身作金黃色,照日有光。生賓、澄州。
2.陳鼎《蛇譜》:脆蛇,產(chǎn)貴州,長尺有二寸,圍如錢,嘴尖尾禿,背黑腹自,暗鱗點點可玩。出入往來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徑側(cè),則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稍緩則碎矣,故名曰脆。
【拼音名】Cuì Shé
【英文名】Glass lizard
【別名】金蛇、地鮮、蜴蛇、銀蛇、金星地鱔、金星鱔、片蛇、蛇蜥、無腳蜥、碎蛇
【來源】
藥材基源:為蛇蜥科動物脆蛇蜥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捉,捕后放入瓦缸中用酒碎死;或放在鍋內(nèi)用微火烘死,以頭為中心,盤成圓盤形,用竹簽固定,烘干。
【原形態(tài)】脆蛇蜥,全長50cm左右,尾長約占3/5以上。背面催色,兩側(cè)略偏紫,雄性還有長短不一的翡翠色橫斑,腹面黃白色。頭被以單枚的前額鱗,額鱗及間頂鱗較大。吻鱗與前額鱗間相隔23枚小鱗 ,眼小,眼徑約為吻長的1/3;耳孔小,幾乎與鼻孔等大,軀干兩側(cè)有縱樂觀,縱溝上方的背鱗14-16行,中央8-10行具棱,縱溝以下的腹鱗10行,尾腹面鱗片具鱗,受驚擾時,尾易自截為數(shù)段,自斷處再生一部分。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草叢中或大石塊下,營穴居生活。以蝸牛、蚯蚓等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西、四川、云南、貴州。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圓盤形,頭居中尾在外,盤徑6-10cm.背面棕黃色或綠褐色,有光澤,腹面呈黃白色,帶有竹簽痕跡。腹側(cè)各有1條凹溝。頭三角形,尾細長,體輕,質(zhì)脆。氣微腥。
【炮制】去頭,切段,焙干用。
【性味】味辛;咸;性平;小毒
【歸經(jīng)】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祛風(fēng);解毒消腫。主跌打損傷;骨折;大麻風(fēng);風(fēng)濕痛;久??;疳積;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研末,3-9g;或浸酒。外用:適量,膏涂或研末撒。
【注意】孕婦禁服。無風(fēng)濕瘀血帶滯及孕婦忌用。
【附方】①治跌傷、骨折:脆蛇、乳香、沒藥、自然銅。研末服。(這四川中藥志》)②治大麻風(fēng);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參、蒼耳草、萆xIE.泡酒服。(《四川中藥志》)③治久?。航鹦趋X(醋炙)、白礬、鉛丹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米飲調(diào)下,食前。(《圣濟總錄》金星鱔散)
【各家論述】
1.《開寶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藥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黃,煮汁飲,頻服之,以瘥為度。銀蛇解銀藥毒。
2.《本草圖經(jīng)》:能解眾毒,止瀉泄及邪熱。
3.《綱目》:療久痢。
4.《滇略》:治惡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風(fēng)及痢。
5.《滇黔記游》:接斷骨。
6.《綱目拾遺》:肉熬膏,箍癰疽,去風(fēng)疬。其骨醋磨,圍腫毒。
7.《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治關(guān)節(jié)痛,神經(jīng)痛,惡瘡腫瘍。
【摘錄】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