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莖。
【異名】茜根。
【炮制】
生茜草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篩去灰屑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內(nèi)部呈焦黃色,噴淋適量清水,取出,晾干。
【成品性狀】
生茜草為紅棕色或暗棕色的片或段,具細縱皺紋及少數(shù)細根痕;皮部脫落處呈黃紅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狹,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導管孔多數(shù)。氣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茜草炭為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焦黃色,存性。均無雜質(zhì)。
【鑒別】(1)生茜草橫切面:木栓細胞6~12列,含棕色物。栓內(nèi)層薄壁細胞有的含紅棕色顆粒。韌皮部細胞較小。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zhì)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射線不明顯。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
(2)取生茜草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搖數(shù)分鐘,濾過。濾液加氫氧化鈉試液1ml,振搖,靜置使分層,水層顯紅色;醚層無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天藍色熒光。
?。?)取生茜草粉末0.5g,置錐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茜草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葉茜草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歸肝經(jīng)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祛瘀,通經(jīng)。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經(jīng)閉瘀阻,關(guān)節(jié)痹痛,跌撲腫痛。
【炮制目的】本品炒炭可增強止血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與用量】6~9g.
【處方應付】寫茜草付茜草;寫茜草炭付茜草炭。
【貯藏】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