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解剖:
熟練掌握牙齒根管解剖系統(tǒng)基礎知識是保證根管治療術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條件。為了完成根管清理、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必須充分地掌握牙根的形態(tài)和根管的解剖,尤其是要了解根管形態(tài)上的變異。
一、髓腔形態(tài):
1、概念:髓腔分為兩部分:髓室通常是指位于牙冠內的部分;根管是指位于牙根內的部分。根管末端開口處,稱為根尖孔,此孔為牙髓神經、血管、淋巴管的通道。
因為牙齒的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所以髓腔的形態(tài)也是這樣,呈卵圓形橫截面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根管的直徑向根尖孔方向逐漸減小,最狹窄處在離根尖孔1.0一1.5mm處,這一點稱之為根尖狹窄區(qū),恰好位于根管內牙本質和根管內牙骨質交界處。
2、根尖孔的位置和形態(tài):根尖孔為根管內血管、神經、淋巴與牙周的通道,一般多在根管的末端,但有的在根尖的唇、舌、近中、遠中側,與牙體長軸成一定角度。在進行根管預備時,根尖區(qū)預備的界限是根據根尖狹窄區(qū)的位置而定的,在根管預備和根管充填時,只要不超出這一區(qū)域就不會損傷根尖周組織。大量研究表明,根尖孔的位置極少是在解剖學的根尖處。根尖孔和根尖最末端一般相距0.20一2.00mm.根尖狹窄區(qū)一般離根尖孔0.5一1mm.理論上來說,它是根管治療的自然終止點。要保證根管治療的遠期療效,在治療過程中,必須保證根尖狹窄區(qū)的完整。
在臨床操作中,可能存在根尖狹窄區(qū)缺失,這種情況可能是發(fā)育未完成的牙齒根尖狹窄區(qū)尚未形成,或是因長期存在的根尖周損害而吸收造成。另外,根尖狹窄區(qū)可能因醫(yī)源性的因素而被破壞(如工作長度確定得不準)或是被術者有目的的擴大(如促進根尖膿腫從根管途徑排膿)。與髓腔的增齡變化一樣,根尖區(qū)也有著同樣的增齡變化。根尖區(qū)由于繼發(fā)性牙骨質的形成,使根尖孔、根尖狹窄區(qū)與根尖端的距離增大。
二、根管的應用解剖:
了解了髓腔解剖后,醫(yī)生在進行牙體、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治療時,必須牢牢記住髓腔的解剖形態(tài),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上頜前牙應用解剖:首先是上頜前牙的髓腔在牙頸部最大,開髓時從舌面窩入手,頸方向鉆入。其次是上頜前牙根管粗大,很少彎曲,根管治療時操作便利,效果極好。
2、上頜前磨牙應用解剖:先確定根管數目時,可采用斜行方向投照,應用頰側物體投影規(guī)則協(xié)助診斷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然后雙根管者其根管分支較低,做根管治療時,應注意尋覓根管口。特別是髓角發(fā)育較好的第一前磨牙,切不可將兩髓角的穿髓孔誤認為兩根管口。
3、上頜磨牙應用解剖:
1.近中頰根根管窄小彎曲,且常有雙根管。做根管治療時,應準確探尋根管口,并應考慮到可能發(fā)生的變異。
2.近中頰根多向遠中彎曲,操作比較困難,遠中頰根多向近中彎曲,兩根形狀同牛角樣。
三、下頜前牙應用解剖:
1、下頜前牙的雙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線片上,很難辨出雙根管,因此,可以改變投照方向加以辨別。在根管治療時,必須想到根管的數目,檢查根管的數目。
2、下頜切牙牙根細小,近遠中徑小,根管壁薄,根管治療時,應防止側穿根管的近中、遠中壁。
四、下頜前磨牙應用解剖:
1、下頜第1前磨牙牙冠向舌側傾斜度大,頰尖位于牙冠中分,頰髓角突入頰尖,根管長軸通向頰尖,故開髓時,窩洞入口應在溫面偏向頰尖處,才能保證與各根管形成近直線的通路。
2、下頜第1前磨牙的根管,其尖端部分細小,根管治療時,器械不易達到,必須堅持從小號器械到大號器械的原則進行根管預備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五、下頜磨牙應用解剖:
1、髓室頂和髓室底相距很近,開髓時要防止磨傷或磨穿髓室底。
2、根管形態(tài)變化較大,根管治療時,要仔細確定根管形態(tài)和根管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