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打腫痛、頭痛、風濕痹痛。主產于四川,系人工栽培。五月采挖,除去泥沙,曬后烘干,再去須根,用時切片或酒炒。關于川芎的來歷,還有一段離奇的傳說呢。
唐代初年,藥王孫思邈偕徒弟從終南山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這天,師徒二人累了,便到青松林內歇腳。這時忽見林中山澗邊的一只大雌鶴正帶著幾只小鶴涉水嬉戲。沒過一會兒,突然聽到幾只小鶴不斷地驚叫。藥王師徒一瞧,原來那只大雌鶴頭部低垂,雙腳顫抖,不斷哀鳴。小鶴們看見“媽媽”撲撲顛顛,也嚇得凄楚怪叫。藥王心里明白,這只雌鶴一定患了急病。沒過多久,天空中傳來一陣陣鶴鳴,只見幾只白鶴落下,從它們嘴里掉下幾片葉子落入病鶴巢中。徒弟撿起落在地上的葉子,發(fā)現(xiàn)形狀很像紅蘿卜的葉子,便滿不在乎地丟在地上,但藥王卻若有所得,命徒弟把葉子撿起來保存好。
次日,藥王師徒再次來到青松林,但已聽不到病鶴的呻吟聲了。抬頭仰望,只見幾只白鶴在空中盤旋,嘴里又掉下幾朵小白花。徒弟依然不覺得稀奇,藥王卻又命徒弟撿起來保存好。此時藥王發(fā)現(xiàn)病雌鶴的身子已完全康復,又率領小鶴們嬉戲如常了。
細心的孫思邈還觀察到白鶴愛去混元頂峭壁的古洞,那兒長著一片綠茵茵的野草,野草的花、葉都與往日從白鶴嘴里掉下來的一樣,不禁聯(lián)想到雌鶴的病愈與這種草有關。經過他對這種藥草進行嘗試后發(fā)現(xiàn),其根莖苦中帶辛,具有特異的濃郁香氣。根據(jù)他多年的經驗斷定,此品有活血通經、祛風止痛的作用。于是,他便叫徒弟攜此藥下山,用它給病人對癥治病,果然靈驗。藥王興奮地隨口吟道:“青城天山幽,川西第一洞,藥草過仙鶴,蒼穹降良藥。這藥就叫‘川芎’吧!”
川芎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氣藥”,能“下調經水,中開郁結”。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等,臨床上常用于血瘀氣滯的痛證;同時,川芎辛溫升散,能“上行頭目”,祛風止痛。治頭痛,無論風寒、風熱、風濕、血虛、血瘀,均可隨證配伍用之。但凡陰虛火旺、多汗及月經過多者,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