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臨床醫(yī)學檢驗職稱手機網

臨床醫(yī)學檢驗職稱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檢驗 > 復習資料 > 正文

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檢測-臨床醫(yī)學檢驗主任醫(yī)師考試

2014-06-10 15:04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臨床醫(yī)學檢驗主任醫(yī)師考試復習的知識點,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物理測定法

1.聚乙二醇法聚乙二醇(PEG)是乙二醇聚合而成的無電荷形多糖分子,分子量變化范圍較大,常用的分子量是6000.用3%~4%濃度的PEG可以選擇性地將大分子免疫復合物沉淀下來,其作用機制尚不甚清楚。將PEG溶液與待檢血清混合,置4℃冰箱過夜后離心,將沉淀物用PEG溶液充分洗滌,重新溶解于0.01mol/L的NaOH中,在波長280nm下測量溶液的吸光度;也可利用散射比濁法直接測定PEG沉淀的免疫復合物;以不同濃度的熱聚合IgG作為參考標準來計算CIC的含量。

聚乙二醇法簡單易行,可在臨床工作中推廣。但此法易受多種大分子蛋白和溫度的干擾,特異性稍差。PEG法還特別適用于沉淀獲得CIC,再進行解離分析其中的抗原與抗體。

2.冷球蛋白測定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血清中的免疫復合物具有可逆性冷沉淀的特性,于4℃冰箱中放置1~3天可自發(fā)地沉淀下來(參見第二十六章);此種情況多見于冷球蛋白血癥,所涉及的抗原包括自身的IgG、IgM、核苷酸、腫瘤相關抗原、腎小管上皮、甲狀腺球蛋白、紅細胞基質等,還有外源性抗原如乙肝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牛白蛋白和馬蛋白等。

(二)補體相關測定法

IgG和IgM類抗體與抗原結合后,重鏈CH2區(qū)的補體結合點暴露,可以固定C1q并激活補體的系列反應,這是利用補體有關技術檢測免疫復合物的基礎。

1.C1q結合試驗將待檢血清先行加熱56℃30min,以滅活其中的補體和破壞已與CIC結合的C1q,空出補體結合點。CIC與C1q的結合可用多種方法進行檢測,常用的有以下3種。

(1)液相法:先將同位素標記的C1q與滅活過的血清標本混合作用,再加入0.5%(終濃度)的PEG將結合了C1q的CIC沉淀下來,通過檢測沉淀物中的放射活性來計算CIC的含量。

(2)固相法:先將C1q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加入待檢血清使CIC與C1q結合,再加入同位標記的或酶標記的抗人IgG或SPA,最后檢測其放射活性或酶活性。

(3)C1q偏離試驗:先將同位素標記的C1q與滅活的血清標本混合,再加抗體致敏的綿羊紅細胞,溫育后離心,檢測紅細胞上的放射活性。紅細胞的放射活性與免疫復合物的量呈負相關。

2.補體試驗本法的原理類似補體結合試驗。將一定量的補體(多為混合豚鼠血清)與滅活的待檢血清混合溫育,反應后加入致敏綿羊紅細胞。如出現(xiàn)溶血表示血清中沒有CIC存在;不溶血說明標本中有CIC存在。將血清標本做不同稀釋,并與已知的熱聚合IgG作對照,可以計算出CIC的含量。本方法的靈敏度較高,且易于在一般實驗室開展,不足之處是特異性較差。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臨床醫(yī)學檢驗職稱考試題庫軟件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