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考研:細菌性肺炎知識”相信是準備醫(yī)學考研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細菌性肺炎
肺炎是指肺的急性滲出性炎癥。按病因可將肺炎分為感染性肺炎、理化性肺炎和變態(tài)反應性肺炎。按病變部位可將肺炎分為肺泡性肺炎、間質性肺炎。按病變性質可分為漿液性肺炎、纖維素性肺炎、化膿性肺炎、出血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及肉芽腫性肺炎。按累及范圍可分為小葉性肺炎(病變范圍以肺小葉為單位)、節(jié)段性肺炎(累及肺段)、大葉性肺炎(波及整個大葉或多個大葉)。
肺炎有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等分類,下面是西綜考研知識細菌性肺炎的詳細知識點。
細菌性肺炎
1.大葉性肺炎
(1)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主要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內彌漫性纖維素滲出為主的急性炎癥累及肺大葉的大部或全部。除肺炎球菌外,肺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也可以引起大葉性肺炎。受寒、疲勞、醉酒、感冒、麻醉可以成為大葉性肺炎的誘因。細菌侵入肺泡后,在其內繁殖,特別是形成的漿液性滲出物更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引起肺組織的變態(tài)反應,肺泡間隔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并使細菌通過肺泡間孔或呼吸性支氣管迅速向鄰近肺組織蔓延,從而波及整個大葉,在大葉間的蔓延則是帶菌滲出液經葉支氣管播散所致。
患者多為青壯年,臨床表現(xiàn)為起病急,寒戰(zhàn)高熱、胸痛、咳嗽、咳鐵銹色痰,并有肺實變體征。5~10天后,癥狀消除。肺組織可完全恢復正常結構和功能。
(1)病理變化:典型病變可分為四期。
(2)并發(fā)癥
1)肺肉質變:因為中性粒細胞缺少,釋放的蛋白酶不足,滲出物不能被完全清除吸收時,則由肉芽組織加以機化,病變部位肺組織變?yōu)楹稚鈽永w維組織,稱為肺肉質變。
2)胸膜肥厚和粘連:大葉性肺炎累及局部胸膜,伴發(fā)纖維性胸膜炎。
3)肺膿腫及膿胸:多見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
4)敗血癥及膿毒敗血癥:見于嚴重感染時,細菌侵入血流繁殖并產生毒素所致。
5)感染性休克:感染引起的嚴重的毒血癥時可以發(fā)生休克,稱為休克型肺炎或中毒性肺炎,死亡率較高。
2.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又稱為支氣管性肺炎,主要由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等感染引起,病變起始于細支氣管,以肺小葉為單位,呈灶狀分布的急性化膿性炎癥,主要發(fā)生在小兒和年老體弱者。當患者營養(yǎng)不良、惡病質、慢性心力衰竭、麻醉、手術后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統(tǒng)防御功能受損,細菌得以侵入、繁殖,發(fā)揮致病作用,引起支氣管肺炎。
(1)病理變化:病變體征是肺組織內散在的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化膿性炎癥病灶。病灶大小不一,形狀不規(guī)則,散布于兩肺各葉尤以背側和下葉最多。肉眼觀:兩肺表面和切面上散在灰黃色實變病灶,直徑一般在0.5~1cm(相當于肺小葉范圍)。嚴重者,病灶可相互融合或累及全葉,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一般不累及胸膜。
鏡下:病程進展期,細支氣管管腔及其周圍的肺泡腔內充滿膿性分泌物,有較多的中性粒細胞、一些紅細胞和脫落的肺泡上皮細胞,纖維素一般較少。病灶周圍肺組織充血,可有漿液滲出。由于病變發(fā)展階段的不同,各病灶的病變表現(xiàn)和嚴重程度也不一致。
(2)并發(fā)癥:小葉性肺炎比大葉性肺炎的并發(fā)癥嚴重而危險性大,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毒血癥,肺膿腫及膿胸。
3.軍團菌肺炎
軍團菌常從呼吸道侵入人體,也可由創(chuàng)面進入,主要侵犯肺泡和細支氣管。當其侵入體內后即與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黏附,并被吞噬。進入胞質內的軍團菌不僅不能被殺滅,反而增生繁殖,導致細胞破裂,產生和釋放酶類及細胞毒因子,損傷肺組織。此外,軍團菌尚可產生和釋放多種毒素引起肺的持續(xù)性損傷,并進入血流引起肺外器官和組織的病變。
病理變化:病變肺體積增大,質較硬,表面粗糙,可有纖維素附著。鏡下,大多數病例(95%)表現(xiàn)為肺組織的急性纖維素性化膿性炎。早期病變以大量纖維素和中性粒細胞滲出為主,常伴有肺組織和細支氣管的壞死,崩解的組織及細胞碎片中??梢娸^多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病變晚期主要表現(xiàn)為滲出物及壞死組織的機化和間質纖維化。約有1/3病例累及胸膜。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醫(yī)學考研:細菌性肺炎知識”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研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