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傳播方式是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技能考試第一站病案分析的輔導精華,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如下:
流行性感冒的傳播方式:
傳染源
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可傳染,病初2~3日傳染性最強,體溫正常后很少帶毒,排毒時間可長達病后7天。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并隨咳嗽、噴嚏排出體外。由于部分免疫,感染后可不發(fā)病,成為隱性感染。帶毒時間雖短,但在人群中易引起傳播,迄今尚未證實有長期帶毒者。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的,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說話、咳嗽或噴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氣中,并保持30分鐘,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傳播速度取決于人群的擁擠程度。通過污染食具或玩具的接觸,也可起傳播作用。
易感人群
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與年齡、性別、職業(yè)等都無關(guān)。抗體于感染后1周出現(xiàn),2~3周達高峰,1~2個月后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抗體存在于血液和鼻分泌物中,但鼻分泌物的抗體僅為血液中的5%左右。流感病毒三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感染后免疫維持時間不長,據(jù)現(xiàn)場觀察,感染5個月后雖血中有抗體存在,但仍能再資助感染同一型病毒。呼吸道產(chǎn)生分泌型抗體,能阻止病毒的侵入,但當局部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后,即失去其保護作用,故局部抗體比血液中抗體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