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網校老師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關于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考點內容,相信大家都想了解,在此醫(yī)學教育網專業(yè)師資“姜逸”老師帶大家一起學習,內容如下:
細目一 咳嗽
中醫(yī)病因病機
小兒咳嗽的發(fā)生原因,主要為感受外邪,以感受風邪為主,肺脾虛弱則是本病的主要內因。咳嗽的病變部位在肺,常涉及脾。病理機制為肺失宣肅。
外邪從口鼻或皮毛而入,邪侵于肺,肺氣不宣,清肅失職,而發(fā)生咳嗽。醫(yī)學|教育網小兒咳嗽亦常與脾相關。小兒脾常不足,脾虛生痰,上貯于肺,或咳嗽日久不愈,耗傷正氣,可轉為內傷咳嗽。
1.感受外邪
2.痰熱蘊肺
3.痰濕蘊肺
4.肺脾氣虛
5.肺陰虧虛
小兒咳嗽病因雖多,但其主要的病理機制為肺臟受累,宣肅失司。醫(yī)學|教育網外感咳嗽病起于肺,內傷咳嗽可因肺病遷延,或他臟先病,累及于肺所致。
中醫(yī)辨證論治
(一)外感咳嗽
風寒咳嗽
證候:咳嗽頻作,咳聲重濁,咽癢,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惡寒無汗,醫(yī)學|教育網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金沸草散加減。
風熱咳嗽
證候:咳嗽不爽,痰黃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伴有發(fā)熱惡風,頭痛,微汗出,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指紋浮紫。
治法:疏風解熱,宣肺止咳。
方藥:桑菊飲加減。
(二)內傷咳嗽
痰熱咳嗽
證候:咳嗽痰多,色黃黏稠,難以咯出,甚則喉間痰鳴,發(fā)熱口渴,醫(yī)學|教育網煩躁不寧,尿少色黃,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指紋紫。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
痰濕咳嗽
證候: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喉間痰聲轆轆,胸悶,醫(yī)學|教育網神乏困倦,納呆,舌淡紅,苔白膩,脈滑。
治法:燥濕化痰止咳。
方藥:三拗湯合二陳湯加減。
氣虛咳嗽
證候:咳嗽反復不已,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語聲低微,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教育網自汗畏寒,舌淡嫩,邊有齒痕,脈細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益氣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加味。
陰虛咳嗽
證候: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癢,聲音嘶啞,午后潮熱或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yǎng)陰潤肺,兼清余熱。
方藥:沙參麥冬湯加減。
細目二 腹痛
中醫(yī)病因病機
小兒脾胃薄弱,經脈未盛,易為各種病邪所干擾。六腑以通降為順,經脈以流通為暢,醫(yī)學|教育網感受寒邪、乳食積滯、脾胃虛寒、情志刺激、外傷,皆可使氣滯于脾胃腸腑,經脈失調,凝滯不通則腹痛。
中醫(yī)辨證論治
腹部中寒
證候:腹部疼痛,陣陣發(fā)作,得溫則舒,遇寒痛甚,腸鳴轆轆,面色蒼白,痛甚者,醫(yī)學|教育網額冷汗出,唇色紫暗,肢冷,或兼吐瀉,小便清長,舌淡紅,苔白滑,脈沉弦緊,或指紋紅。
治法: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方藥:養(yǎng)臟散加減。
乳食積滯
證候:脘腹脹滿,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噯腐吞酸,或時有嘔吐,醫(yī)學|教育網吐物酸餿,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矢氣頻作,糞便穢臭,夜臥不安,時時啼哭,舌淡紅,苔厚膩,脈象沉滑,或指紋紫滯。
治法:消食導滯,行氣止痛。
方藥:香砂平胃散加減。
細目三 積滯
病因病機
積滯是因乳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或脾胃虛弱,醫(yī)學|教育網腐熟運化不及,乳食停滯不化。其病位在脾胃,基本病理機制為乳食停聚中脘,積而不化,氣滯不行。
1.乳食內積
2.脾虛夾積
若積久不消,遷延失治,則可進一步損傷脾胃,導致氣血生化乏源,醫(yī)學|教育網營養(yǎng)及生長發(fā)育障礙,形體日漸消瘦而轉為疳證。
臨床表現
脘腹脹滿是積滯的主要臨床表現。
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1.有傷乳、傷食史。
2.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醫(yī)學|教育網,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酸臭為特征。
3.可伴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癥。
4.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脂肪滴。
鑒別診斷
厭食: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一般無脘腹脹滿、大便酸臭等癥。
細目四 厭食
中醫(yī)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喂養(yǎng)不當、他病傷脾、先天不足醫(yī)學|教育網、情志失調引起,其病變臟腑主要在脾胃。若脾胃失健,納化不和,則造成厭食。
1.喂養(yǎng)不當
2.他病傷脾
3.先天不足
4.情志失調
中醫(yī)辨證論治
脾失健運
證候:食欲不振,厭惡進食,食而乏味醫(yī)學|教育網,或伴胸脘痞悶,噯氣泛惡,大便不調,偶爾多食后則脘腹飽脹,形體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治法: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方藥: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脾胃氣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夾不消化食物,面色少華,形體偏瘦,肢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佐以助運。
方藥:異功散加味。
脾胃陰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少飲多,皮膚失潤,大便偏干醫(yī)學|教育網,小便短黃,甚或煩躁少寐,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治法:滋脾養(yǎng)胃,佐以助運。
方藥:養(yǎng)胃增液湯加減。
細目五 急驚風
中醫(yī)病因病機
1.感受時邪
2.暴受驚恐
總之,急驚風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小兒感受時邪醫(yī)學|教育網,化熱化火,內陷心包,引動肝風,則驚風發(fā)作。其病變部位主要在心、肝二經,疾病性質以實為主。
臨床表現
1.多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5歲以上則逐漸減少。
2.以四肢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醫(yī)學|教育網,神志昏迷為主要臨床表現。
3.有接觸疫癘之邪,或暴受驚恐史。
4.有明顯的原發(fā)疾病,如感冒、肺炎喘嗽、疫毒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者,神經系統(tǒng)檢查病理反射陽性。
5.必要時可做大便常規(guī)、大便細菌培養(yǎng)醫(yī)學|教育網、血培養(yǎng)、腦脊液等檢查,以協(xié)助診斷。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本病以3歲以下小兒多見,5歲以上逐漸減少。
2.有明顯的原發(fā)疾病,常見感冒、肺炎喘嗽、風溫、春溫、暑溫、疫毒痢等。
3.以發(fā)熱,四肢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神志昏迷為主要臨床表現。
4.通過血常規(guī)、血培養(yǎng)、腦脊液、腦CT或MRI、醫(yī)學|教育網大便常規(guī)、大便培養(yǎng)等檢查,可協(xié)助診斷原發(fā)疾病。
(二)鑒別診斷
1.高熱驚厥
2.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感染及其毒素引起的驚厥
3.非CNS急性嚴重感染引起的驚厥
四證八候
四證
驚風痰熱
八候
搐醫(yī)學|教育網(肘臂伸縮)
搦(十指開合)
掣(勢如相撲)
顫(手足頭身動搖)
反(身向后仰)
引(臂若開弓)
竄(兩目發(fā)直)
視(眼露白睛而不靈活)
細目六 遺尿
中醫(yī)病因病機
遺尿主要是膀胱不能約束所致,而造成膀胱失約的原因主要有:
1.下元虛寒 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后天病后失調,則腎氣不固,下元虛寒,膀胱氣化功能失調而致遺尿。
2.肺脾氣虛 患兒病后失調,致肺脾氣虛,上虛不能制下,下虛不能上承醫(yī)學|教育網,則水道制約無權而見遺尿。
3.心腎失交 若因情志失調,導致心神不寧,水火不濟,故夜夢紛紜,夢中遺尿,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遺。
4.肝經濕熱 濕熱之邪蘊郁肝經,致肝失疏泄,或濕熱下注,移熱于膀胱,致膀胱開合失司而遺尿。
中醫(yī)辨證論治
下元虛寒
證候:睡中遺尿,醒后方覺,每晚1次以上,小便清長,面白虛浮,醫(yī)學|教育網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智力可較同齡兒稍差,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法:溫補腎陽,固澀止遺。
方藥:菟絲子散加減。
肺脾氣虛
證候:睡中遺尿,尿頻量多,面色無華,神疲乏力,醫(yī)學|教育網少氣懶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出,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脈緩弱。
治法:補肺健脾,固澀止遺。
方藥: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加減。
心腎失交
證候:夢中尿出,寐不安寧,易哭易驚,白天多動少靜,醫(yī)學|教育網記憶力差,或五心煩熱,形體較瘦,舌紅少苔,脈沉細而數。
治法:清心滋腎,安神固脬。
方藥:交泰丸合導赤散加減。
肝經濕熱
證候:睡中遺尿,小便黃而少,性情急躁,夜夢紛紜,醫(yī)學|教育網或夜間(齒介)齒;手足心熱,面赤唇紅,口渴多飲,甚或目睛紅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緩急止遺。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醫(yī)學|教育網。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以上為“【姜逸】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考點-中西醫(yī)結合助理醫(yī)師精選課”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您!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所以,備考2019醫(yī)師考試,堅定你的目標,開始你的醫(yī)考之路吧!
網校老師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